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6,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指画
绕指
指天
指使
食指
百指
千指
染指
指期
东指
指下
指定
偻指
手指
一弹指
《國語辭典》:指画(指畫)  拼音:zhǐ huà
1.一种绘画方法。以指头、指甲与手掌蘸墨或染料而作画。也称为「指头画」。
2.用手指比划,做手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执,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也作「指划」。
《漢語大詞典》:绕指
形容金属物件柔软得可以缠绕在手指头上。 明 徐渭 《知清丰沈公祠碑》:“西国之刀,其锋之銛,至断犀兕,然人得环之,则遶指也等於韦。” 明 徐渭 《知清丰沉公祠碑》:“柔如遶指,劲不留行。”亦作“ 遶指柔 ”。 清 李调元 《闻孙补山相国重膺简命节制四川喜而有作》诗:“和如靄日肃如秋,百鍊坚刚遶指柔。”
《分类字锦》:指天
晋书桓元传初元在姑孰将相星屡有变及败走腹心劝其战元不暇答直以策指天
分类:鞭策
《國語辭典》:指使  拼音:zhǐ shǐ
出主意叫人动手去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刻却在我家!我家与他拿了去,就像是我家指使的。」
《國語辭典》:食指  拼音:shí zhǐ
1.第二个手指头。也称为「二拇指」、「二指」。
2.比喻家中人口。《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一家十馀食指,无冻馁忧,是何宝如之!」
《漢語大詞典》:食指动(食指動)
预兆将有口福。语出《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 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 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 宋 朱松 《答保安江师送米》诗:“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分類:预兆有口
《漢語大詞典》:百指
犹言十口;十个人。 唐 元结 《元鲁县墓表》:“不颂之,何以戒占田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米芾 ﹞且言举室百指,行至 陈留 ,独得一舟如许大,遂画一艇子行閒。”
分類:十个个人
《漢語大詞典》:千指
一人十指,千指,形容人多。 宋 苏轼 《宿海会寺》诗:“大鐘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 施元之 注:“《汉·货殖传》:通都大邑,童手指千。” 明 袁宗道 《祭邹金吾妻》:“家食千指,不劳而办。”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囷仓禾百廛,趋走僮千指。”
分類:一人
《國語辭典》:染指  拼音:rǎn zhǐ
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唐。皮日休 酒中十咏诗一○首之四:「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于蒯通。然通之说韩信,于此犹有汉之一足。当三国时而为是说,则献帝无复染指之望矣。」
《漢語大詞典》:指期
犹指日,不日。限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分類:限期
《国语辞典》:东指(东指)  拼音:dōng zhǐ
向著东边。《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文选。陆倕。石阙铭》:「青盖南洎,黄旗东指。」
分类:东边
《高级汉语词典》:指下
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
《國語辭典》:指定  拼音:zhǐ dìng
指明、派定。如:「指定饮料」、「指定用球」。《薛仁贵征辽事略》:「众人持剑,方欲向前,那妇人不荒不忙,著手指定。」
《國語辭典》:偻指(僂指)  拼音:lóu zhǐ
屈指计数。《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清史稿。卷一一○。选举志五》:「康熙、乾隆两朝,享国久长,庆典武功,偻指难尽。」
分類:屈指
《國語辭典》:手指  拼音:shǒu zhǐ
手掌末端的部分,左、右手各五根。《三国演义》第三○回:「淳于琼被擒见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縳于马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也称为「手指头」。
《國語辭典》:一弹指(一彈指)  拼音:yī tán zhǐ
比喻极短的时间。唐。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