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4,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指下
指定
偻指
手指
一弹指
指踪
指爪
指望
西指
将指
指数
指教
南指
五指
指摘
《高级汉语词典》:指下
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
《國語辭典》:指定  拼音:zhǐ dìng
指明、派定。如:「指定饮料」、「指定用球」。《薛仁贵征辽事略》:「众人持剑,方欲向前,那妇人不荒不忙,著手指定。」
《國語辭典》:偻指(僂指)  拼音:lóu zhǐ
屈指计数。《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清史稿。卷一一○。选举志五》:「康熙、乾隆两朝,享国久长,庆典武功,偻指难尽。」
分類:屈指
《國語辭典》:手指  拼音:shǒu zhǐ
手掌末端的部分,左、右手各五根。《三国演义》第三○回:「淳于琼被擒见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縳于马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也称为「手指头」。
《國語辭典》:一弹指(一彈指)  拼音:yī tán zhǐ
比喻极短的时间。唐。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漢語大詞典》:指踪(指蹤)
亦作“ 指纵 ”。
(1).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后汉书·荀彧传:“是故先帝贵指纵之功,薄搏获之赏。” 唐 费冠卿 《闲居即事》诗:“ 子房 仙去 孔明 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2).比喻指挥。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若人员不甚得力,则向下兵士,例各骄惰,不受指踪,多致败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李晟》:“公为元帅,得专号令, 晟 将一军受指纵而已。”
《漢語大詞典》:指爪
(1).指甲。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又復烧地,以大鍼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堕落。”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至於啟卷……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2).趾甲;爪子。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一:“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闻一多 《孤雁》诗:“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3).喻痕迹。语本 宋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復计东西。” 清 张四科 《忆旧游·春窗剪烛》词:“似踏雪飞鸿,空留指爪,回首茫然。”
《國語辭典》:指望  拼音:zhǐ wàng
期盼、盼望。《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战无不胜,功无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红楼梦》第四六回:「金家媳妇自是喜欢,兴兴头头去找鸳鸯,指望一说必妥。」
《骈字类编》:西指
后汉书和帝纪论偏师出塞则漠北地定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 广异记元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一松树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吾归即东向及去枝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向弟子迎之果还赋潘岳相风赋见东移下 李颙秋 招摇西指天高气清
《國語辭典》:将指(將指)  拼音:jiàng zhǐ
手的中指,或足的大指。《说文解字。手部》:「拇,将指也。」清。段玉裁。注:「将指谓手中指也。」《左传。定公十四年》:「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晋。杜预。注:「其足大指见斩,遂失屦。」
分類:将指中指
《國語辭典》:指数(指數)  拼音:zhǐ shù
1.数学中为表示自乘若干次,在该数的右上角以小字书明次数,此小字称为「指数」。如㎡中的2,即为m的指数。
2.为表示某种经济现象的变化,以某个时期的数值为基数,而以另一个时期的数值折合基数百分之几所得的值称为「指数」。如「生产指数」、「物价指数」。表示多种现象平均数相对变动的比值。也称为「指数」。
《國語辭典》:指教  拼音:zhǐ jiào
指正教导。《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会,一切要求指教。」《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遇见姐姐,真是天缘巧合,求姐姐指教。」
分類:指教教导
《骈字类编》:南指
唐 苏颋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东连归马地,南指斗鸡场。
宋 方回 喜晴行 斗杓南指天犹黑,海气东升日已红。
《韵府拾遗 纸韵》:魏武帝集奉辞伐罪旌旄南指
《國語辭典》:五指  拼音:wǔ zhǐ
手上的五根指头。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水浒传》第三二回:「武行者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
《國語辭典》:指摘  拼音:zhǐ zhāi
指出错误的地方。《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卷,时人服其精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