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笳笛
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节度士兵的乐器。吴子·应变:“凡战之法,昼以旌旗旛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令者诛。”
《漢語大詞典》:信旗
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輒引旗先走,陈从而溃。” 胡三省 注:“信旗者,别为一旗,军中视之以为进退。”
《漢語大詞典》:军部(軍部)
(1).指军官。 郭沫若 《蒲剑集·文化与战争》:“ 日本 的军部们这几年来是把西装脱掉了, 中国 古服也毁裂了,拿着西式的剃刀,赤裸裸地在演着‘切腹’戏。”
(2).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漢語大詞典》:鼓点(鼓點)
(1).旧时夜间击鼓计时所敲击的点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每更鼓点,俱要按定,时刻分明,直至黎明攒点。”
(2).打鼓时的音响节奏。 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 赵树理 《三里湾·变胡涂为光荣》:“他正评论着 接喜 的手法,忽然听得鼓点儿变了样。”
(3).戏曲中鼓板的节奏,用来指挥其他乐器。
《國語辭典》:团长(團長)  拼音:tuán zhǎng
1.管领一团军队的长官。
2.团体的领袖。如:「他是这次考察团的团长。」
《漢語大詞典》:行麾
军中指挥用的旌旗。 明 申时行 《大阅诗应制》:“辕门开复道,帐殿绕行麾。”
《漢語大詞典》:手挠(手撓)
谓动手指挥。庄子·天地:“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 成玄英 疏:“挠,动也。言动手指挥,举目顾眄,则四方款附,万国来朝。”
《漢語大詞典》:声章(聲章)
金鼓和旌旗。皆用以指挥军队进止者。国语·晋语一:“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声章过数则有衅,有衅则敌入。” 韦昭 注:“声,金鼓也;章,旌旗也。”后以喻声势威风。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於和节,不为声章。”
《漢語大詞典》:船桥(船橋)
(1).用船只搭建的浮桥。辽史·圣宗纪一:“丙寅,驻蹕 土河 。以暴涨,命造船桥。”元史·石抹按只传:“ 中统 三年,授 河中府 船桥水手军总管,佩金符,以立浮桥功也。”
(2).上甲板的前高处,指挥船只航行的处所。
《漢語大詞典》:素旄
(1).即白旄。用旄牛尾为饰的白旗。古代用以指挥军队作战。文选·史岑〈出师颂〉:“昔在 孟津 ,惟师 尚父 ,素旄一麾,浑一区字。” 李善 注:“尚书曰:‘王右秉白旄以麾。’”
(2).用作君主的仪仗。 明 徐祯卿 《从吴学士侄奎观模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白云縹緲 苍梧 遥,旖如 湘君 垂素旄。”
《國語辭典》:母机(母機)  拼音:mǔ jī
1.泛指设备中有子母机组合的主体。如子母飞机或子母电话机中的主机。
2.「工作母机」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钺下(鉞下)
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窃惟明使君鉞下,道耀神源,德铸灵极。”
《國語辭典》:长机(長機)  拼音:zhǎng jī
编队飞行中,担任率领、指挥任务的飞机。也称为「主机」。
《漢語大詞典》:牙堂
左右牙指挥使的公署。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丁亥旦,直入斩 顥 於牙堂,并其亲近。” 胡三省 注:“牙堂,左右牙指挥使治事之所。”
分類:指挥公署
《漢語大詞典》:骄军(驕軍)
骄纵不听指挥的军队。新唐书·刘玄佐陆长源等传论:“ 长源 以法绳骄军,祸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