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白羽扇
(1).特指古代军中主将用来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裴启 《语林》:“ 诸葛武侯 与 宣王 ( 司马懿 )在 渭 滨将战, 武侯 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晋书·陈敏传》:“ 敏 率万餘人将与 卓 ( 甘卓 )战,未获济, 荣 ( 顾荣 )以白羽扇麾之, 敏 众溃散。” 南朝 梁简文帝 《赋得白羽扇》诗:“可怜白羽扇,却暑復来氛;终无 顾庶子 ( 顾荣 ),谁为一挥军。” 宋 陆游 《秋思》诗:“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緑沉枪。”
(2).泛指白色的羽毛扇。 唐 李白 《夏日山中》诗:“嬾摇白羽扇,躶袒青林中。” 唐 孟郊 《塘下行》:“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2).泛指白色的羽毛扇。 唐 李白 《夏日山中》诗:“嬾摇白羽扇,躶袒青林中。” 唐 孟郊 《塘下行》:“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漢語大詞典》:建鼓
(1).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左传·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 孔颖达 疏:“建,立也。立鼓击之与战也。”《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 韦昭 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按《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 注:“晋鼓长六尺六寸。”
(2).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汉书·何并传》:“ 林卿 既去,北渡 涇 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颜师古 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文献通考·乐九》:“ 陈氏 《乐书》曰:《明堂位》曰:‘ 殷 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稜也,贯鼓於端,犹四植之桓圭也。《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晋 以后,復 商 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 隋 唐 又栖翔鷺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絳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綵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鷺,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2).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汉书·何并传》:“ 林卿 既去,北渡 涇 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颜师古 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文献通考·乐九》:“ 陈氏 《乐书》曰:《明堂位》曰:‘ 殷 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稜也,贯鼓於端,犹四植之桓圭也。《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晋 以后,復 商 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 隋 唐 又栖翔鷺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絳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綵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鷺,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漢語大詞典》:发纵(發縱)
亦作“ 发踪 ”。
(1).犹言指挥调度。 汉 王粲 《反金人赞》:“君子亮直,行不柔辟。友贱不耻,诲焉是益。我能发踪,彼用远迹。”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 萧 张 。”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大化乘陶冶,元功赖发踪。” 王闿运 《丁锐义传》:“仰承发纵,遂统偏师,出击援贼,庶展微效。”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於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
(2).犹言显示迹象。《隶释·汉敦煌长史武斑碑》:“受天休命,积祉所钟。其在孩提,岐嶷发踪。”《旧唐书·窦抗传》:“及 杨玄感 作乱, 高祖 统兵 陇右 , 抗 言於 高祖 曰:‘ 玄感 抑为发踪耳! 李氏 有名图籙,可乘其便,天之所启也。’”
(3).犹指使。 明 陈子龙 《妒妇赋》:“防闲密緻,恐有他遇。封识牕牖,发纵姥嫗。伺主出入,察主言语。”
(1).犹言指挥调度。 汉 王粲 《反金人赞》:“君子亮直,行不柔辟。友贱不耻,诲焉是益。我能发踪,彼用远迹。”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 萧 张 。”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大化乘陶冶,元功赖发踪。” 王闿运 《丁锐义传》:“仰承发纵,遂统偏师,出击援贼,庶展微效。”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於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
(2).犹言显示迹象。《隶释·汉敦煌长史武斑碑》:“受天休命,积祉所钟。其在孩提,岐嶷发踪。”《旧唐书·窦抗传》:“及 杨玄感 作乱, 高祖 统兵 陇右 , 抗 言於 高祖 曰:‘ 玄感 抑为发踪耳! 李氏 有名图籙,可乘其便,天之所启也。’”
(3).犹指使。 明 陈子龙 《妒妇赋》:“防闲密緻,恐有他遇。封识牕牖,发纵姥嫗。伺主出入,察主言语。”
《漢語大詞典》:形名
(1).事物的实在和名称。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庄子·天道》:“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郭象 注:“得分而物物之名各当其形也。”《淮南子·说山训》:“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 宋 王安石 《九变而赏罚可言》:“修五礼,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谓明形名。”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辨讹》:“ 申 韩 形名之学,其法在审合形名,故曰‘不知其名,復修其形’,今称为刑罚之刑,误矣。”
(2).指指挥方式、方法。《孙子·势》:“鬭众如鬭寡,形名是也。” 曹操 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梅尧臣 注:“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应速,无有后先。”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 刑 ”。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恃权抄没》:“区区的官除锦衣,专执掌形名法纪。”
(2).指指挥方式、方法。《孙子·势》:“鬭众如鬭寡,形名是也。” 曹操 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梅尧臣 注:“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应速,无有后先。”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 刑 ”。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恃权抄没》:“区区的官除锦衣,专执掌形名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