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章  拼音:tiān zhāng
帝王的词章。南朝陈。徐陵丹阳上庸路碑〉:「御纸风飞,天章海溢。」唐。岑参。送颜平原诗:「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漢語大詞典》:任责(任責)
(1).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又有号令之不一,任责之不明,当亦速变者也。”《元典章·台纲·稽迟罚俸不须问审》:“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吏,各有任责。”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古人一饭之德尚且不忘,况我和你腰金衣紫,駟马高车,而受任责如此。”
(2).负责。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方敢向前措置。”宋史·理宗纪四:“﹝ 开庆 元年十月﹞丙戍,以 赵葵 为沿 江 江 东宣抚使置司 建康 ,任责捍御。癸巳, 向士璧 权兵部侍郎、 湖南 安抚使兼知 潭州 ,任责 广西 边防。”
《國語辭典》:染指  拼音:rǎn zhǐ
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唐。皮日休 酒中十咏诗一○首之四:「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于蒯通。然通之说韩信,于此犹有汉之一足。当三国时而为是说,则献帝无复染指之望矣。」
《漢語大詞典》:一期
(1).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 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
(2).指遇到一次。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3).佛教指一生一世。 隋 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 隋 吉藏 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
(4).犹一时。 宋 赞宁 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 宋 赞宁 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所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麪之饌,谓之卓祭,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歟!”
(5).表数量。指分期事物。如:一期讲习班;一期刊物。
(1).一周年。《三国志·魏志·王肃传》:“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朞而更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既而能语,二百日中,持杖起行。一期之后,颜色肌肤气力悉復如常。”南史·何尚之传:“ 炯 ( 何炯 )年十五,从 胤 ( 何胤 , 炯 从兄)受业,一期并通五经章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 鼐 居此一期矣,尝苦无可与语者。”
(2).一整月。北史·隋纪上:“尝遇 关中 飢,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 隋文帝 )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期,隋书·高祖纪下作“朞”。
《國語辭典》:瓜分  拼音:guā fēn
如切瓜一般的分割。《汉书。卷四八。贾谊传》:「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猬毛而起。」《文明小史》第二○回:「尚有我们结成团体,联络一心,就是要瓜分我们中国,一时也就不敢动手了。」
《漢語大詞典》:厚下
使下面丰厚强大。易·剥:“《象》曰:山附於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孔颖达 疏:“故在上之人当须丰厚於下。”后多指分封过广,诸侯强盛,过于王室。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疎禁厚下,以尾大陵弱。” 李贤 注:“疎禁谓防制太宽,厚下谓封建太广。言 周室 微弱而诸侯强盛,如尾大然。”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故世及之制,弊於彊御,厚下之典,漏於末折。” 李善 注:“言封建踰礼而为害,其漏在於末大而本折也。”
《漢語大詞典》:异产(異産)
(1).谓非本国所产。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侯 ﹞乘小駟, 郑 入也, 庆郑 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杨伯峻 注:“异产,非本国所产。”
(2).指异母所生。陈书·文学传·江德:“﹝ 江德 ﹞与异产昆弟居,恩惠甚篤。”
(3).不共有财产,指分家。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兄弟三人虽异出……父母皆已早卒,实无所为异产别居者。”
《漢語大詞典》:异财(異財)
(1).分开财产。多指分家。 汉 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受命不封子者,父子手足,无分离异财之义。”《后汉书·党锢传序》:“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疎末。”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然谓 安氏 异财时,剖此帖为二。”
(2).分外的财物。 宋 王安石 《兼并》诗:“ 三代 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漢語大詞典》:杨柳陌(楊柳陌)
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 唐 卢照邻 《首春贻京邑文士》诗:“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 唐 王维 《观别者》诗:“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漢語大詞典》:外欲(外慾)
亦作“ 外慾 ”。 指外界的诱惑。亦指分外的欲望。吕氏春秋·君守:“中欲不出谓之扃,外欲不入谓之闭。”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心絶内战,事无外慾,横经者比肩,拥箒者继足。”慾,一本作“ 欲 ”。
《漢語大詞典》:分鸾(分鸞)
喻指分离的夫妻。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镜想分鸞,琴悲别鹤,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唐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诗:“分鸞岂遐阻,别剑念相寻。”参见“ 离鸞 ”。
《漢語大詞典》:离鸾(離鸞)
(1).比喻分离的配偶。 唐 李商隐 《当句有对》诗:“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鸞。” 宋 洪瑹 《齐天乐》词:“断雁无情,离鸞有恨,空想 吴 山 越 水。”
(2).琴曲《双凤离鸾》的简称。《花月痕》第五回:“驥方展足,伤心赋鵩之词;凤不高翔,掣泪《离鸞》之曲。”
《漢語大詞典》:宰肉
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 平 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 陈孺子 之为宰!’ 平 曰:‘嗟乎,使 平 得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宰肉”指分割肉。新唐书·邓处讷传:“ 陬溪 人 周岳 与 满 狎,因猎,宰肉不平而鬭,欲杀 满 ,不克。”后常用 陈平 事借指在处理小小事中可以看出治国的才能,或在未遇时怀有大志。 宋 惠洪 《仇彦和佐邑崇仁且求诗敬为赋之》:“宰肉社树阴,岂无天下志。” 清 赵翼 《观家人醃菜戏成四十韵》:“尚愧遗羹远,聊矜宰肉公。”
《國語辭典》:分肥  拼音:fēn féi
分取不正当的利益。如:「这项法案是政客为获得选票的政治分肥办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二虎被他揭出弊病,这才著了急,料想抵赖不过,只是听说他要分肥,不由得气往上冲,登时突出了眼睛。」《红楼梦》第一一八回:「那邢大舅已经听了王仁的话,又可分肥,便在邢夫人跟前说。」
《國語辭典》:析产(析產)  拼音:xī chǎn
分家产。《宋史。卷一七四。食货志上二》:「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漢語大詞典》:暌孤
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王弼 注:“三与己睽,故曰睽孤也……虽在乖隔,志故得行,故虽危无咎。”睽,同“ 暌 ”。后用以指分离;乖隔。 明 唐顺之 《答茅知县鹿门》:“同心共济,欢然无间,则既免于暌孤之吝,而果获利元夫之吉矣!”明史·部履淳传:“高亢暌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又《郑三俊传》:“上下暌孤,足为隐虑。”一说,“暌孤”指遗腹孤,离家在外的孤子。参阅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