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指使  拼音:zhǐ shǐ
出主意叫人动手去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刻却在我家!我家与他拿了去,就像是我家指使的。」
《漢語大詞典》:发踪指使(發踪指使)
见“ 发纵指使 ”。
《漢語大詞典》:发纵指使(發縱指使)
操纵指挥。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一:“几十年前,发纵指使略夺 东亚 满州 的参谋本部-- 彼得 之城,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 郭沫若 《我怎样写〈武则天〉》:“骆宾王文集凡十卷,是 郗云卿 奉 唐中宗 之命搜集的,我想这一定是 上官婉儿 的主张。因为 中宗 时代的措施,大抵出于 上官昭容 的发纵指使。”亦作“ 发踪指使 ”。 邹韬奋 《萍踪忆语》四:“ 美国 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 华尔街 的发踪指使的。”
分類:操纵指挥
《漢語大詞典》:发纵指使(發縱指使)
操纵指挥。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一:“几十年前,发纵指使略夺 东亚 满州 的参谋本部-- 彼得 之城,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 郭沫若 《我怎样写〈武则天〉》:“骆宾王文集凡十卷,是 郗云卿 奉 唐中宗 之命搜集的,我想这一定是 上官婉儿 的主张。因为 中宗 时代的措施,大抵出于 上官昭容 的发纵指使。”亦作“ 发踪指使 ”。 邹韬奋 《萍踪忆语》四:“ 美国 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 华尔街 的发踪指使的。”
分類:操纵指挥
《漢語大詞典》:眄视指使(眄視指使)
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廝役之人至。”
《國語辭典》:教导(教導)  拼音:jiào dǎo
训诲指导。如:「教导有方」。《红楼梦》第四五回:「依我说,奶奶教导他几板子,以戒下次,仍旧留著才是。」
《國語辭典》:生死  拼音:shēng sǐ
1.生存或死亡。《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治晚勿幸大病,生死难保,这事断不能了。」
2.坚持,不顾一切。《金瓶梅》第四一回:「于是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然后作辞上轿。」
《國語辭典》:冠盖(冠蓋)  拼音:guān gài
官吏的官帽服饰和车乘的顶盖。后用以称达官贵人。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國語辭典》:骀荡(駘蕩)  拼音:dài dàng
1.广大。《玉篇。马部》:「骀荡,广大意。」
2.放荡、纵放。《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3.景色舒放。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4.态度安详。《文选。马融。长笛赋》:「安翔骀荡,从容阐缓。」
《漢語大詞典》:绣斧(繡斧)
汉武帝 天汉 二年遣直指使者 暴胜之 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见汉书·武帝纪。后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宋 杨万里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诗之一:“绣斧光华谁不羡,一贤去国欠人留。” 明 章懋 《与邓侍御书》:“邇闻绣斧南巡,而宿蠹潜奸,一时洗尽。” 清 方文 《寄张恢生明府》诗:“早晚登车持绣斧,好将封事报明君。”参见“ 绣衣直指 ”。
《漢語大詞典》:绣衣直指(繡衣直指)
官名。 汉武帝 天汉 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 绣衣使者 ”。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 绣衣御史 ”。 王莽 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绣衣直指所不能绳,强项申威所不能及。”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汉 以来重守令……虽有刺史、部使者,绣衣直指之属,间一命之,不专以为治也。”亦省称“ 绣衣 ”、“ 绣衣吏 ”。《北史·高道穆传》:“臣虽愚短,守不假器,绣衣所指,冀以清肃。”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 东吴 美退居。” 宋 姜夔 《阮郎归·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词之一:“年年风絮时,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清 魏源 《军储篇一》:“夫水师整飭,而外洋无庇贩之人;绣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内地无尝试之犯。”
《國語辭典》:符节(符節)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證。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各取其一,使用时相合以为凭。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證。《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唐。元结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2.形容相符合、吻合。《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國語辭典》:书信(書信)  拼音:shū xìn
往来通问的信件。《三国演义》第三○回:「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
《國語辭典》:休养(休養)  拼音:xiū yǎng
1.休息调养。宋。陆游 小憩诗:「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2.谓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越王无余外传》:「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宋。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
《国语辞典》:著人  拼音:zhuó rén
1.扑人。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词:「汗粉重匀,酒后轻寒不著人。」宋。陆游〈晨起复睡〉诗:「衰翁卯钦易上面,泽国春寒偏著人。」
2.令人陶醉,讨人喜欢。宋。秦观〈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词:「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我见你这小的,生的乾净济楚,委的著人。」
3.接受、信赖人。《水浒传》第一五回:「王伦那厮不肯胡乱著人,因此我弟兄们看了这般样,一齐都心懒了。」
4.派人、指使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卫朝奉逐日著人来催逼,陈秀才则不出头。」
《國語辭典》:快心  拼音:kuài xīn
心中畅快。《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弄得尼姑死无葬身之地,果是快心,罕闻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