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寸丝不挂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传灯录曰:「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
古帆未挂
【佛学大辞典】
(公案)有僧问:岩头古帆未挂时如何?头云:小鱼吞大鱼。云:挂后如何?头云:后园驴吃草。虚堂问南浦曰:古帆未挂时如何?浦云:蟭螟眼里五须弥。堂云:挂后如何?浦云:黄河向北流。见会元七岩头章,大应国师塔铭。
挂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般若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挂子
【佛学大辞典】
(衣服)禅僧所悬之袈裟名。与挂络同。传灯录(慧日章)曰:「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杂彩为挂子。」
挂大佛
【佛学大辞典】
(杂语)西藏新志中曰:「三月初一日,挂大佛亮宝布达拉山上。(中略)男妇不下六七万,山坡无隙地。䌷画大佛像,自山上第五层楼悬挂,垂至山麓,约长三十馀丈。」
挂真
【佛学大辞典】
(杂语)真者真仪,尊宿之肖像。挂肖像云挂真。
挂褡
【佛学大辞典】
(杂语)僧人投寺寄寓,谓之挂褡。褡,衣敝也。葛长庚诗云:「未相识前来挂褡,知堂嫌我身褴褛。」(参见:次)。
【佛学常见辞汇】
与挂单同。
挂搭
【佛学大辞典】
(杂语)或作挂褡,又作挂搭。正韵曰:「挂与挂同。」悬也。搭者,附也挂也。禅僧止住,云挂搭。悬衣钵袋于僧堂之钩也。因之住持许行脚人依住,谓为许挂搭,与挂锡挂钵等亦同。(参见:挂锡)
挂搭单
【佛学大辞典】
(杂名)同于挂单。
挂单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与挂搭同。僧人投宿寺院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人在寺院投宿。
挂钵
【佛学大辞典】
(杂语)粥饭了,挂钵于钩也。因之禅僧止住于他寺曰挂钵。又曰挂搭,挂锡等。
挂络
【佛学大辞典】
(衣服)又作挂落,挂罗。小袈裟名。本由支那之禅僧而起,今日本之净土宗亦用之。挂络者挂而络于身之义,单名挂子,或云络子,通两肩悬于胸间之小方形物也。释氏要览上曰:「络子或呼挂子,盖此先辈僧创之 ,后僧效之。又亡衣名,见挂络在身,故因之称也。今南方禅僧,一切作务皆服,以相不如法,诸律无名,几为讲流非之。」象器笺十七曰:「昧者,字作挂罗,谓以罗纱造,又作挂落,谓挂而落胸前,皆杜说也。」
挂锡
【佛学大辞典】
(杂语)悬锡杖之义,谓僧之止住也。同于挂搭。祖庭事苑八曰:「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著地,挂必于壁牙上,今僧所止住处,故云挂锡。」
【佛学常见辞汇】
与挂单同。
挂{㓁思}
【佛学大辞典】
(物名)遮椅子背后之板屏也。
一丝不挂
【俗语佛源】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著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著」,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如《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