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7,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挂漏
挂扐
席挂
双挂
挂欠
挂马
挂舌
挂印
挂出
挂罥
挂榻
挂服
挂榜
挂练
练挂
《國語辭典》:挂漏(掛漏)  拼音:guà lòu
遗漏。如:「这么复杂的事最好记下来,万一挂漏了总不好。」
《韵府拾遗 职韵》:挂扐(挂扐)
刘因椟蓍记:盖,挂扐之奇径一,而过揲之奇围三,而挂扐过揲之偶钧用半也。
《骈字类编》:席挂
唐 杜甫 早发 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
《骈字类编》:双挂(双挂)
马臻 至节即事诗 红烛有花主暗喜,流苏双挂玉梅枝。
《國語辭典》:挂欠(掛欠)  拼音:guà qiàn
赊欠。如:「他在巷口那家杂货店里,总共挂欠了二千元。」
《韵府拾遗 马韵》:挂马(挂马)
郝经诗:应弦霹雳叠破碎,掇拾挂马皆累累。
《漢語大詞典》:挂舌
(1).挂口。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諠譁不入耳,谗佞不挂舌。”参见“ 挂口 ”。
(2).闭口。 宋 黄庭坚 《赠别李端叔》诗:“古来得道人,挂舌屋壁间。”
分類:闭口
《國語辭典》:挂口  拼音:guà kǒu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宋。苏轼送刘攽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也作「挂齿」、「挂齿」。
分類:提及
《漢語大詞典》: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儒林外史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前汉书平话》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国语辞典》:挂出(挂出)  拼音:guà chū
卖出股票、货币、外汇等金融商品。如:「他今天挂出了许多股票。」
《漢語大詞典》:挂罥
缠挂。 唐 元稹 《蜘蛛》诗之二:“因依方託绪,挂罥遂容身。”
《漢語大詞典》:挂榻
(1).谓礼待贤士。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佇德,寧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参见“ 下榻 ”。
(2).指寺院中暂住的过往僧人。《西游记》第九三回:“寺中听説到了东土 大唐 取经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一一都来参见。”
《國語辭典》:下榻  拼音:xià tà
汉朝南昌太守陈蕃,不喜宾客,惟敬重徐稚,特设一榻,徐来则放下接待,去则悬起。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指礼贤下士,留客歇宿。后指投宿、住宿。《三国演义》第四回:「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
《漢語大詞典》:挂服
亦作“掛服”。
(1).谓离任、去官。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挂服捐驹,前良取则。”
(2).戴孝。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臣於是岁三月六日在 南京 闻先帝遗詔,举哀掛服了当,迤邐往 常州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韩琦》:“ 英宗 即位数日,挂服柩前,哀未发,而疾暴作。”
《漢語大詞典》:挂榜
亦作“掛榜”。
(1).张挂公布考中的名单。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我 凤羽 孩儿,见应试科,明日该掛榜了。”
(2).做法事时张挂的文榜。《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行到 马行街 ,只见扬幡掛榜做好事。”
《漢語大詞典》:挂练(挂練)
形容瀑布。练,白绢。 明 徐渭 《七十二峰归来书寺壁》诗:“五条挂练玉龙奔,七十二峰鬼斧痕。”
分類:瀑布白绢
《骈字类编》:练挂(练挂)
王琢 久雨诗 练挂遮檐直,麻悬到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