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7,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挂碍
帆挂
挂名
挂玉
挂衣
挂弓
挂口
挂瓢
牵挂
挂角
挂绿
遗挂
挂齿
挂锡
一挂
《國語辭典》:挂碍(掛礙)  拼音:guà ài
1.阻碍不通。如:「他的坚决反对,将使整个计画的推展有所挂碍。」也作「挂碍」。
2.心中有所牵挂。如:「他是一个极度乐观的人,心中难有挂碍。」也作「挂碍」。
《國語辭典》:挂碍(罣礙)  拼音:guà ài
1.阻碍不通。《西游记》第三一回:「既把妖精打绝,无甚挂碍,将公主引入朝中去罢。」也作「挂碍」。
2.心中有所牵挂。如:「祖母去世时极为安详,毫无挂碍。」也作「挂碍」。
《骈字类编》:帆挂
唐 杜荀鹤 乱后旅中遇友人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國語辭典》:挂名  拼音:guà míng
记名。多指徒有其名而不负责任。宋。苏轼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也作「挂名」、「跨名」。
《國語辭典》:挂名(掛名)  拼音:guà míng
记名。多指徒有其名而不负责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老爷,这对河就是葛来官家。他也是我挂名的徒弟。」也作「挂名」、「跨名」。
《分类字锦》:挂玉
刘孝绰 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分类字锦》:挂衣
刘孝威妾薄命篇玉篸久落鬓罗衣长挂屏李洞 水墨障子诗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分类:挂衣屏障
《漢語大詞典》:挂弓
亦作“掛弓”。 谓息兵。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 青海 无传箭, 天山 早挂弓。”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而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分類:息兵
《國語辭典》:挂口  拼音:guà kǒu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宋。苏轼送刘攽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也作「挂齿」、「挂齿」。
分類:提及
《國語辭典》:挂瓢(掛瓢)  拼音:guà piáo
比喻避世隐居。参见「许由弃瓢」条。唐。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居〉诗:「邑罕悬磬贫,山无挂瓢逸。」
《國語辭典》:牵挂(牽掛)  拼音:qiān guà
心中挂念。《宋元戏文辑佚。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红楼梦》第二一回:「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也作「牵念」。
《國語辭典》:挂角(掛角)  拼音:guà jiǎo
人多而位置有限,迫使少数人须居于角落。如:「他太晚来,位置都客满了,只好挂角在一旁。」
《漢語大詞典》:挂绿
1.亦作"挂緑"。
2.身披绿袍。指做官。
3.广东产的上等荔枝名。
《國語辭典》:遗挂(遺挂)  拼音:yí guà
死者的遗物。指衣服玩好而言。《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唐。王维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之一:「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
《國語辭典》:挂齿(挂齒)  拼音:guà chǐ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汝但问起居,馀事勿挂齿。」《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区区微劳,何足挂齿。」也作「挂口」、「挂齿」。
《國語辭典》:挂齿(掛齒)  拼音:guà chǐ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财之义,何足挂齿?」也作「挂口」、「挂齿」。
分類:提及
《漢語大詞典》:挂锡(挂錫)
亦作“掛锡”。 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 唐 裴休 《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水,浮杯今日渡 漳 滨。”《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其时 佛印 游方转来,仍旧在 相国寺 掛锡。”《痛史》第二四回:“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掛锡的客师甚多。”
《漢語大詞典》:一挂
江西 萍乡县 旧俗以钱八文为一分,十分为一比,十比为一挂。见《萍乡县志·地理志·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