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丝挂子(絲挂子)
即丝网。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 老刘 家用丝挂了挂一筐子鱼:有黄骨子、鲫瓜子,还有狗鱼呢。”原注:“一种鱼网,鱼碰到,就挂上了。”参见“ 丝网 ”。
《漢語大詞典》:丝网(絲網)
(1).丝织的网。亦指棉、纱、麻等制成的网。旧唐书·舆服志:“金根车,朱质,紫油通幰,油画络带,朱丝网,常行则供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罘罳:“罘罳云者,刻鏤物象,著之板上……至其不用合板鏤刻,而结网代之,以蒙冒户牖,使虫雀不得穿入,则别名丝网。”
(2).指鱼网。 元 萨都剌 《蒲萄酒美鲥鱼味肥蒲萄歌》:“柳花吹尽春江涨,雪花鰣鱼出丝网。”
(3).指细密如丝的网状物。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丝网张空际,珠绳续瓦沟。”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明月湾》:“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
《漢語大詞典》:松枝挂剑(松枝掛劍)
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过 徐君 。 徐君 好 季札 剑,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 徐 , 徐君 已死。於是乃解其寳剑,繫之 徐君 冢树而去。从者曰:‘ 徐君 已死,尚谁予乎?’ 季子 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掛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唐 张九龄 《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官供羽仗,士惜人琴。已矣终古,平生德音。松枝掛剑,碑字生金。”
分類:信义美德
《分类字锦》:松上挂瓢
钱起 谒许由庙诗 松上挂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
分类:隐逸
《分类字锦》:松萝挂云(松萝挂云)
唐太宗祭北岳恒山文:桂华侵月,松萝挂云。
《高级汉语词典》:停丧挂孝
停棺在家等待吊丧,悬挂孝幛,戴孝尽礼
《分类字锦》:头斑未挂(头斑未挂)
白居易 眼暗犹操笔,头斑未挂簪。
分类:
《國語辭典》:悬肠挂肚(懸腸掛肚)  拼音:xuán cháng guà dù
形容思念不已。《水浒传》第四二回:「小可兄弟,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不由宋江不来取。」也作「割肚牵肠」。
分類:挂念深切
《國語辭典》:一心无挂碍(一心無罣礙)  拼音:yī xīn wú guà ài
心中没有牵挂负担。表示极为轻松。《红楼梦》第七一回:「尤氏道:『谁都像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
《國語辭典》:一丝不挂(一絲不掛)  拼音:yī sī bù guà
1.赤身裸露。宋。杨万里 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四首之一:「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亦泛指无所牵累,不为尘俗所牵累。宋。苏轼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也作「寸丝不挂」、「寸丝不挂」。
2.钓杆上一条钓丝都不挂。宋。黄庭坚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分类字锦》:纤腰倒挂(纤腰倒挂)
刘言史 观绳伎诗两边圆剑渐相迎侧身交部何轻盈 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须可挂弓(须可挂弓)
南部新书太宗文皇帝虬须上可挂一弓
分类:奇表
《漢語大詞典》:小挂千(小掛千)
北京 等地旧俗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挂千》:“掛千者,用吉祥语鎸於红纸之上,长尺有咫,黏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餘者,曰小掛千,乃市肆所用也。”
《分类字锦》:小环挂顶(小环挂顶)
北史倭国传土地膏腴水多陆少以小环挂鸬鹚顶令入水捕鱼日得百馀头俗无盘俎藉以槲叶食用手餔之
分类:杂鸟
《国语辞典》:披挂绰鎗(披挂绰鎗)  拼音:pī guà chuò qiāng
披上战袍,提起兵器,准备出战。《水浒传》第一五回:「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鎗上马。」
《国语辞典》:披挂上阵(披挂上阵)  拼音:pī guà shàng zhèn
挂,指铠甲。「披挂上阵」指上战场作战。后引申为参加某种竞赛或活动。如:「经理亲自披挂上阵与客户洽商,终于谈成这笔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