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挂牛角
 
挂汉书
 
书挂角
  
汉书挂牛角
 
牛背读书
 
角挂经
 
角上汉书
  
书挂牛角
 
束书牛角
 
挂帙牛角
 
茧栗挂汉书
 
角端挂汉编

相关人物
李密


《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列传〉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祖曜,周太保、魏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徙为京兆长安人。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他日,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密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简释

牛角挂书:指人好学。宋陆游《对酒》:“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典故
天风吹海立
 
挂黑龙天外雨


《苏轼诗集》卷十〈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典故
挂胡床

相关人物
裴潜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裴潜传》
「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太祖次摩陂,叹其军陈齐整,特加赏赐。文帝践阼,入为散骑常侍。出为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奏通贡举,比之郡国,由是农官进仕路泰。迁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大司农,封清阳亭侯,邑二百户。入为尚书令,奏正分职,料简名实,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五十馀条。丧父去官,拜光禄大夫。正始五年薨,追赠太常,谥曰贞侯。」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时远近皆云当为公,会病亡。始潜自感所生微贱,无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藜芘以自供。又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

例句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李白 寄上吴王三首

典故   
吕相金

相关人物
吕不韦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250~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简释

千金字:喻妙文佳作。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例句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李峤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王维 上张令公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二〈赋己·江海·虚海赋〉~546~
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澎匹宏濞灪飙,碨磊山垄。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乖蛮隔夷,回互万里。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汎海淩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唐·李善注引刘熙《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
典故
挂在斜阳树


《全唐诗》卷〈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典故   
南北阮
  
南阮贫
 
晒裈
 
免俗未能
 
晋阮
 
阮郎贫
  
犊鼻挂长竿
 
二阮居南北
 
阮郎裈
 
摊裈
 
穷巷南阮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2~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曰:「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戴逵·竹林七贤论〉~2254~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大布犊鼻恽于庭中。人问之,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兄子)阮咸〉~362~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简释

阮家贫:指生活贫困。唐王维《郑梁州相过》:“中厨办粗饭,应恕阮家贫。”


例句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王维 郑果州相过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白居易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 陆翱 闲居即事

《國語辭典》:挂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國語辭典》:挂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汉王莽杀子,逢萌以为祸将累人,乃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逢萌》。后比喻辞官。《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杜京产》:「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宋。欧阳修 送襄陵令李君诗:「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也作「挂冠」、「挂衣冠」。
《漢語大詞典》:挂帆
张帆行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 唐 孟郊 《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宋 梅尧臣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诗:“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交书 徐公 ,即挂帆还 白下 。”
分類:挂帆行船
《漢語大詞典》:挂壁
挂于壁上。比喻搁置不用。《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詔书挂壁,有善而莫遵;姦吏到门,无求而不可。”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至如 汉 代《公羊》,擅名三传, 晋 年庄子,高视六经,今并挂壁不行,缀旒无絶。” 宋 陆游 《秋思》诗之五:“书生饿死寻常事,那得重弹挂壁冠。”
分類:壁上搁置
《漢語大詞典》:挂席
亦作“掛席”。 犹挂帆。《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李善 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掛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宋 苏轼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词:“明日西风还掛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郁达夫 《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诗:“明朝挂席 扶桑 去,回首中原事渺茫。”
分類:挂帆
《漢語大詞典》:倒挂(倒掛)
(1).见“ 倒挂 ”。
(2).古代杂技项目。 晋 陆翙 邺中记:“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掛。”
亦作“ 倒掛 ”。
(1).倒悬;下垂。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 闻一多 《忆菊》诗:“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叶圣陶 《微波》:“那一对眉毛,以前伴着笑声伴着快意总是舞得起似的,现在微微倒挂了。”
(2).鸟名。 宋 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之二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緑毛红喙,似鸚鵡而小,自海东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南诸国有倒掛雀,尾羽备五色,状如鸚鵡,形小似雀,夜则倒悬其身。” 明 王脩 《君子堂日询手镜》:“倒挂小巧可爱,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略大於瓦雀,好香。”
(3).倒欠。如:年终一结帐,他家不但没倒挂,还分到了一百多元。
《國語辭典》:挂剑(掛劍)  拼音:guà jiàn
表示对亡友的追怀及信义。参见「季札挂剑」条。唐。方干 哭江西处士陈陶诗:「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骈字类编》:月挂
唐 杜甫 东屯月夜 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國語辭典》:挂眼(掛眼)  拼音:guà yǎn
引人注意。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一折:「我劝你且开颜,须不比寻常风范,你敢越聪明越挂眼。」
分類:留意重视
《國語辭典》:牛角挂书(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比喻勤勉读书。
分類:李密事迹
《國語辭典》:牛角书生(牛角書生)  拼音:niú jiǎo shū shēng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后比喻勤勉的读书人。宋。刘克庄沁园春。一卷阴符〉词:「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从折简招。」
《國語辭典》:牛角挂书(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比喻勤勉读书。
分類:李密事迹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漢語大詞典》:千金字
千金一字,形容文字价值极高。语本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 咸阳 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唐 杨炯 《和郑校讐内省眺瞩思乡怀友》诗:“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牋。” 唐 王维 《上张令公》诗:“市閲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唐 许孟容 《答权载之离合诗》:“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
《漢語大詞典》:挂秦金
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 唐 李峤 《市》诗:“徒知观 卫 玉,詎肯挂 秦 金?”参见“ 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國語辭典》:南阮  拼音:nán ruǎn
晋代的阮咸与阮籍同负盛名,共居道南,合称为「南阮」。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借指贫穷的人。唐。戴叔伦 旅次寄湘南张郎中诗:「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漢語大詞典》:晒犊鼻(曬犢鼻)
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 步兵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
《國語辭典》:未能免俗  拼音:wèi néng miǎn sú
未能免于世俗之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唐。杨烱〈送东海孙尉诗序〉:「未能免俗,何莫赋诗,缀集众篇。」
分類:常情
《漢語大詞典》:阮家贫(阮家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因以“阮家贫”为家境贫寒之典。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陈公》诗:“近水方同 梅市 隐,曝衣多笑 阮 家贫。”
分類:家境贫寒
《國語辭典》:聊复尔耳(聊復爾耳)  拼音:liáo fù ěr ěr
姑且如此罢了。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用来表示对某种事情只不过表面应付一下,并不很认真。宋。辛弃疾 永遇乐。投老空山词:「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也作「聊复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