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列传〉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祖曜,周太保、魏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徙为京兆长安人。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他日,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密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祖曜,周太保、魏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徙为京兆长安人。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他日,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密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简释
牛角挂书:指人好学。宋陆游《对酒》:“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典故
天风吹海立
挂黑龙天外雨
《苏轼诗集》卷十〈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典故
相关人物
挂胡床
相关人物
裴潜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裴潜传》
「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太祖次摩陂,叹其军陈齐整,特加赏赐。文帝践阼,入为散骑常侍。出为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奏通贡举,比之郡国,由是农官进仕路泰。迁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大司农,封清阳亭侯,邑二百户。入为尚书令,奏正分职,料简名实,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五十馀条。丧父去官,拜光禄大夫。正始五年薨,追赠太常,谥曰贞侯。」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时远近皆云当为公,会病亡。始潜自感所生微贱,无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藜芘以自供。又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
「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太祖次摩陂,叹其军陈齐整,特加赏赐。文帝践阼,入为散骑常侍。出为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奏通贡举,比之郡国,由是农官进仕路泰。迁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大司农,封清阳亭侯,邑二百户。入为尚书令,奏正分职,料简名实,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五十馀条。丧父去官,拜光禄大夫。正始五年薨,追赠太常,谥曰贞侯。」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时远近皆云当为公,会病亡。始潜自感所生微贱,无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藜芘以自供。又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
例句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李白 寄上吴王三首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250~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简释
千金字:喻妙文佳作。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昭明文选》卷十二〈赋己·江海·虚海赋〉~546~
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澎匹宏濞灪飙,碨磊山垄。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乖蛮隔夷,回互万里。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汎海淩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唐·李善注引刘熙《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
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澎匹宏濞灪飙,碨磊山垄。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乖蛮隔夷,回互万里。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汎海淩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唐·李善注引刘熙《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
典故
挂在斜阳树
《全唐诗》卷〈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2~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曰:「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曰:「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戴逵·竹林七贤论〉~2254~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大布犊鼻恽于庭中。人问之,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大布犊鼻恽于庭中。人问之,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兄子)阮咸〉~362~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简释
阮家贫:指生活贫困。唐王维《郑梁州相过》:“中厨办粗饭,应恕阮家贫。”
例句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王维 郑果州相过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白居易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 陆翱 闲居即事
《漢語大詞典》:挂席
亦作“掛席”。 犹挂帆。《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李善 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掛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宋 苏轼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词:“明日西风还掛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郁达夫 《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诗:“明朝挂席 扶桑 去,回首中原事渺茫。”
分類:挂帆
《漢語大詞典》:倒挂(倒掛)
(1).见“ 倒挂 ”。
(2).古代杂技项目。 晋 陆翙 《邺中记》:“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掛。”
亦作“ 倒掛 ”。
(1).倒悬;下垂。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 闻一多 《忆菊》诗:“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叶圣陶 《微波》:“那一对眉毛,以前伴着笑声伴着快意总是舞得起似的,现在微微倒挂了。”
(2).鸟名。 宋 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之二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緑毛红喙,似鸚鵡而小,自海东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南诸国有倒掛雀,尾羽备五色,状如鸚鵡,形小似雀,夜则倒悬其身。” 明 王脩 《君子堂日询手镜》:“倒挂小巧可爱,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略大於瓦雀,好香。”
(3).倒欠。如:年终一结帐,他家不但没倒挂,还分到了一百多元。
(2).古代杂技项目。 晋 陆翙 《邺中记》:“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掛。”
亦作“ 倒掛 ”。
(1).倒悬;下垂。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 闻一多 《忆菊》诗:“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叶圣陶 《微波》:“那一对眉毛,以前伴着笑声伴着快意总是舞得起似的,现在微微倒挂了。”
(2).鸟名。 宋 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之二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緑毛红喙,似鸚鵡而小,自海东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南诸国有倒掛雀,尾羽备五色,状如鸚鵡,形小似雀,夜则倒悬其身。” 明 王脩 《君子堂日询手镜》:“倒挂小巧可爱,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略大於瓦雀,好香。”
(3).倒欠。如:年终一结帐,他家不但没倒挂,还分到了一百多元。
《骈字类编》:月挂
唐 杜甫 东屯月夜 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國語辭典》:牛角书生(牛角書生) 拼音:niú jiǎo shū sh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