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7,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受持
受持品
受持佛语
受持法华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持油钵
军持
持人菩萨所问经
持心经
持心梵天所问经
持牛戒
持句
持句神咒经
持犯
佛类词典(续上)
始欠持受持
受持品
受持佛语
受持法华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持油钵
军持
持人菩萨所问经
持心经
持心梵天所问经
持牛戒
持句
持句神咒经
持犯
始欠持
【佛学大辞典】
(人名)译曰顶髻。南印度国之太子名,杀父杀阿罗汉犯二逆罪。见俱舍光记十八。
(人名)译曰顶髻。南印度国之太子名,杀父杀阿罗汉犯二逆罪。见俱舍光记十八。
受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佛学常见辞汇】
领受忆持。
【三藏法数】
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三藏法数】
谓于诸佛所说教法,从师禀受,持而弗失也。
(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佛学常见辞汇】
领受忆持。
【三藏法数】
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三藏法数】
谓于诸佛所说教法,从师禀受,持而弗失也。
受持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仁王经八品中之第七品,此品中正明十三法师受持般若,又使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
(经名)仁王经八品中之第七品,此品中正明十三法师受持般若,又使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
受持佛语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信受佛之教法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杂语)信受佛之教法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受持法华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信受法华经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中略)百千种供养者。」
(杂语)谓信受法华经也。法华经陀罗尼品曰:「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中略)百千种供养者。」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持油钵
【佛学大辞典】
(譬喻)义楚十九曰:「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
(譬喻)义楚十九曰:「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
军持
【佛学大辞典】
(物名)Kun!d!i,又作军,君持,运,君迟,鍕,捃稚迦,君稚迦Kund!ika%,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军持手所持之瓶也。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求生诸梵天上者当于军持手,真言:唵(引)嚩曰啰(二合)势祛啰噜叱。」案军持如瓶形。僧人舀水器也。(参见:君迟)
(物名)Kun!d!i,又作军,君持,运,君迟,鍕,捃稚迦,君稚迦Kund!ika%,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军持手所持之瓶也。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求生诸梵天上者当于军持手,真言:唵(引)嚩曰啰(二合)势祛啰噜叱。」案军持如瓶形。僧人舀水器也。(参见:君迟)
持人菩萨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持世经同本异译。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持世经同本异译。
持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略名。
持心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持牛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一种之外道为造生天之因而持牛戒。百论疏上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论说:合眼低头,食草以为牛法。」
(术语)有一种之外道为造生天之因而持牛戒。百论疏上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论说:合眼低头,食草以为牛法。」
持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持句者,持陀罗尼之言句也。
(术语)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持句者,持陀罗尼之言句也。
持句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
(经名)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
持犯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谓之犯。而戒律有止恶作善二门,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恶之法,而防止三业,谓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励三业,谓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动三业以触止持之法,即由作而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而为犯者。资持记中四之一曰:「所谓执持,犯即侵犯。」
【佛学常见辞汇】
持戒与犯戒。持戒就是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
【佛学次第统编】
持犯者,持,谓保持。犯,谓侵犯。既有戒生,即有持犯。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戒律谓之犯,持犯并举,乃总名也。戒律有止恶作善之二门,持犯亦各有二:
一、二持者
一、止持 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之止恶法,防止三业也。
二、作持 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策励三业也。
二、二犯者
一、作犯 盲动三业,触止持之法,即由作为犯者。
二、止犯 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为犯者。
(术语)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谓之犯。而戒律有止恶作善二门,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恶之法,而防止三业,谓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励三业,谓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动三业以触止持之法,即由作而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而为犯者。资持记中四之一曰:「所谓执持,犯即侵犯。」
【佛学常见辞汇】
持戒与犯戒。持戒就是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
【佛学次第统编】
持犯者,持,谓保持。犯,谓侵犯。既有戒生,即有持犯。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戒律谓之犯,持犯并举,乃总名也。戒律有止恶作善之二门,持犯亦各有二:
一、二持者
一、止持 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之止恶法,防止三业也。
二、作持 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策励三业也。
二、二犯者
一、作犯 盲动三业,触止持之法,即由作为犯者。
二、止犯 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为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