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秉教伽持
佛教语。指执行佛法、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漢語大詞典》:秉节持重(秉節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后汉书·伏湛传:“﹝ 伏湛 ﹞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分类字锦》:把持家政
释名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分类:伯叔
《漢語大詞典》: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语本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傅尃 《满江红·八月五日联句》词:“把酒持螯,问今日、不知何夕。”
《漢語大詞典》:被甲持兵
犹言被坚执锐。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 勃 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 勃 常被甲持兵。”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骄惰既久,胆力耗惫,虽近戍短使,輒与妻拏泣别,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便喘汗。” 唐 韩愈 《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漢語大詞典》:蚌鹬相持(蚌鷸相持)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 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后以“蚌鷸相持”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宋 秦观 《边防中》:“天方厌羗,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鷸相持。”《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万一有隙可乘,如蚌鷸相持,祇为渔者之利耳!”参见“ 鷸蚌相争 ”。
《國語辭典》:鹬蚌相争(鷸蚌相爭)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如:「他俩为了这个标案,尔虞我诈,斗来斗去,最后被别人得标,这就是鹬蚌相争的结果。」
《分类字锦》:抱持取靴(抱持取靴)
唐书崔戎传为华州刺史徙兖海沂密观察使民拥留于道不得行乃休传舍民至抱持取其靴
《漢語大詞典》:保盈持泰
见“ 保泰持盈 ”。
《漢語大詞典》:保泰持盈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明史·孝宗纪赞:“ 孝宗 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竞竞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清 谭献 《〈养吉斋丛录〉序》:“循厥端绪,则朝章国典,沿革人文,而惩前毖后,保泰持盈,胥可言外得之。”亦作“ 保盈持泰 ”。 邹韬奋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因要保盈持泰,避免 地中海 的危机严重化而对 意 德 有所让步。”
《漢語大詞典》:保持曲线
也称“遗忘曲线”。表示记忆的保持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由德国艾宾浩斯首创。他用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该规律被以后的实验所证实。
《漢語大詞典》:保泰持盈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明史·孝宗纪赞:“ 孝宗 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竞竞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清 谭献 《〈养吉斋丛录〉序》:“循厥端绪,则朝章国典,沿革人文,而惩前毖后,保泰持盈,胥可言外得之。”亦作“ 保盈持泰 ”。 邹韬奋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因要保盈持泰,避免 地中海 的危机严重化而对 意 德 有所让步。”
《漢語大詞典》:掸持
秉持;抱持。《参同契》卷上:“当斯之时,天地构其精,日月相撢持。”
分類:秉持抱持
《國語辭典》:倒持干戈  拼音:dào chí gān gē
干、戈,武器名。倒持干戈指手持武器尖刃,将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权柄,则己身先受害。《三国演义》第二回:「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倒持戈矛
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新唐书·陆贽传:“捨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鐏授寇者也。”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倒持手板
见“ 倒执手版 ”。
《漢語大詞典》:倒执手版(倒執手版)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谓惊惶失态。晋书·谢安传:“﹝ 桓温 ﹞入赴山陵,止 新亭 ,大陈兵卫,将移 晋 室,呼 安 及 王坦之 ,欲於座害之。 坦之 甚惧……既见 温 , 坦之 汗流沾衣,倒执手版。 安 从容就席。”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 新亭 ,倒持手板,何似抽还政事堂。”
《漢語大詞典》:倒持太阿
见“ 倒持泰阿 ”。
《國語辭典》:倒持泰阿  拼音:dào chí tài ē
泰阿,宝剑。倒持泰阿指手持泰阿剑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权,自己反受伤害。《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也作「泰阿倒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