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下一页
双持山
持地山
百岁持戒,为恶所破
为易受持
住持依
持住心
力持身
住持佛随顺见
住持一切世界智
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
持藏
依持妙
优波离,持戒第一
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佛类词典(续上)
受持戒法双持山
持地山
百岁持戒,为恶所破
为易受持
住持依
持住心
力持身
住持佛随顺见
住持一切世界智
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
持藏
依持妙
优波离,持戒第一
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受持戒法
【三藏法数】
谓于所受戒法,始终坚持不毁不犯,而于同修梵行之人,不生轻鄙,令他欢喜,是名受持戒法。
谓于所受戒法,始终坚持不毁不犯,而于同修梵行之人,不生轻鄙,令他欢喜,是名受持戒法。
双持山
【三藏法数】
双持山者,谓二山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山高广各四万二千由旬。
双持山者,谓二山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山高广各四万二千由旬。
持地山
【三藏法数】
持地山者,谓与地相持故,又名地持者,文互用耳,又名鱼觜山者,以海中有鱼觜尖,其山形如彼鱼故也。又名持边山者,以此山护持围绕内六山故也。高广各六百五十六由旬零。
持地山者,谓与地相持故,又名地持者,文互用耳,又名鱼觜山者,以海中有鱼觜尖,其山形如彼鱼故也。又名持边山者,以此山护持围绕内六山故也。高广各六百五十六由旬零。
百岁持戒,为恶所破
【三藏法数】
谓法将灭时,有人持戒满百岁已,一弹指顷,遂为恶知识之所破坏,是为法没时之秽行也。
谓法将灭时,有人持戒满百岁已,一弹指顷,遂为恶知识之所破坏,是为法没时之秽行也。
为易受持
【三藏法数】
谓佛因长行,文句繁多,恐难受持,故说偈颂,令人记忆。如为槃特说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等是也。(槃特,梵语具云槃陀伽,华言继道。)
谓佛因长行,文句繁多,恐难受持,故说偈颂,令人记忆。如为槃特说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等是也。(槃特,梵语具云槃陀伽,华言继道。)
住持依
【三藏法数】
谓人依段、触、思、识四种之食,则能摄养诸根,住立支持,故名住持依。(段食者,段即分段,谓以香味解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也。触食者,谓眼识等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等触,而生喜乐,资益诸根也。思食者,谓第六意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润益诸根也。识食者,识即第八识也。谓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也。)
谓人依段、触、思、识四种之食,则能摄养诸根,住立支持,故名住持依。(段食者,段即分段,谓以香味解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也。触食者,谓眼识等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等触,而生喜乐,资益诸根也。思食者,谓第六意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润益诸根也。识食者,识即第八识也。谓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也。)
持住心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功行纯熟,安住正定,不由作意,任运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功行纯熟,安住正定,不由作意,任运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
力持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神力任持全身、碎身,永久不坏,作众生福田,是名力持身。(全身,即如来真身也;碎身,即如来化身灭后舍利也。)
谓如来神力任持全身、碎身,永久不坏,作众生福田,是名力持身。(全身,即如来真身也;碎身,即如来化身灭后舍利也。)
住持佛随顺见
【三藏法数】
谓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称佛随顺而见,是名住持佛随顺见。(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谓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称佛随顺而见,是名住持佛随顺见。(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住持一切世界智
【三藏法数】
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
【三藏法数】
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持藏
【三藏法数】
谓菩萨具大威力,于诸佛所,说修多罗法,文句义理,一生受持,乃至无数生受持;及诸佛名号、劫数、授记、修多罗等,无量无尽,皆能受持,无有忘失,是名持藏。
谓菩萨具大威力,于诸佛所,说修多罗法,文句义理,一生受持,乃至无数生受持;及诸佛名号、劫数、授记、修多罗等,无量无尽,皆能受持,无有忘失,是名持藏。
依持妙
【三藏法数】
谓此山唯诸天及得神通者之所依止居住;以喻菩萨第一义天依持而住,可以神会,非有情能升也。(第一义天,即第一义谛之理也。)
谓此山唯诸天及得神通者之所依止居住;以喻菩萨第一义天依持而住,可以神会,非有情能升也。(第一义天,即第一义谛之理也。)
优波离,持戒第一
【三藏法数】
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或云近执。佛为太子时,曾为亲近执事之臣。出家持律,为众纪纲,故称持戒第一。
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或云近执。佛为太子时,曾为亲近执事之臣。出家持律,为众纪纲,故称持戒第一。
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能持、能犯之相,是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能持、能犯之相,是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