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振救  拼音:zhèn jiù
救助、周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于难,则振救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國語辭典》:救拔  拼音:jiù bá
拯救他人免于危难。《抱朴子。外篇。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西游记》第三○回:「那国王却传旨,教光禄寺大排筵宴,谢驸马救拔之恩。」
分類:拯救解救
《國語辭典》:济拔(濟拔)  拼音:jì bá
帮助拯救。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济拔颠危,匡扶社稷,可不谓之仁乎?」《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虽与仲翔从未识面,然素知其为人义气深重,肯扶持济拔人的。」
《漢語大詞典》:苏活(甦活)
复活;苏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遂发冢开棺,女即苏活;因负还家,将养数日,平復如初。”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塚﹞为人所发,今日苏活。” 宋 李纲 《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湖南界有感》诗:“今朝幸覩 汉 官仪,愿使斯民再苏活。” 郭沫若 《复兴民族的真谛》:“现在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时候,我们的民族精神渐渐地苏活转来了。”
犹拯救。 汉 黄宪 《天禄阁外史·党锢》:“ 王宜 以诛 节 等为名,盟集诸侯,肃清王室,培植善类,甦活苍生,改尤以新天下。”
《漢語大詞典》:拔拯
拯救。三国志·魏志·刘放传:“惟 曹公 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有童子方八九岁,丐食肆中,貌不类乞儿。细詰之,则被逐於继母。心怜之。儿依依左右,苦求拔拯, 仲 遂携与俱归。”
分類:拯救
《國語辭典》:打救  拼音:dǎ jiù
搭救。如:「他们现正陷于危险当中,请尽速去打救他们。」
分類:拯救营救
《國語辭典》:不振  拼音:bù zhèn
1.不引起、不引发。如:「食欲不振」。
2.不奋发、不振作。《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
《漢語大詞典》:救死
(1).拯救将死的人。孟子·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谋求活命。 宋 陆游 《跋〈花间集〉》之一:“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嘆也哉!” 毛泽东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民族工商业日益破产,劳动群众和公教人员的生活日益恶化。这种情形,迫使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为救死而斗争。”
《國語辭典》:自救  拼音:zì jiù
自己拯救自己。如:「自救会」、「唯有自救才能度过难关。」
分類:自己拯救
《國語辭典》:济渡(濟渡)  拼音:jì dù
使他人安全的通过水域。佛教以苦海比喻轮回,所以使他人脱离轮回苦海也称为「济渡」。《西游记》第二二回:「因此,特告菩萨,望垂怜悯,济渡他一济渡。」也作「济度」。
《漢語大詞典》:苏枯(蘇枯)
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我今奉辞伐罪,拯溺苏枯,惟务安集,秋毫无犯。” 清 朱仕琇 《与林穆菴书》:“故苏枯嘘槁,培植俊茂,使士憔悴而得所託,真仁人君子之责也。”
《國語辭典》:救亡  拼音:jiù wáng
挽救国家的危亡。《左传。昭公十八年》:「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传》:「顾以国事日非,思变法救亡,太后意不谓然,积相左。」
《漢語大詞典》:活物
(1).拯救他人。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诸葛 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2).活的动物。《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集上卖活物的挺多,这使城里长大的 玉柱 大感兴趣。”
(3).特指活着的人。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漢語大詞典》:拯拔
从困境中拯救或解脱。宋书·范晔传:“又有 王国寺 法静 尼亦出入 义康 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 唐 刘禹锡 《谢窦相公启》:“荐延有渐,拯拔多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 戴 大惧,酒亦醒,苦求拯拔。” 沙汀 《困兽记》十六:“她想从演剧找到支持,好使自己从空虚无聊和不幸的深渊里拯拔出来,投入一种意义重大的新的生活。”
《國語辭典》:法船  拼音:fǎ chuán
1.阴历七月十五日,信奉佛教的人用纸制成的船,焚烧以济度鬼魂。
2.佛法可以救众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宋书。卷九十七。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传》:「帝修净戒,轨道不及,无上法船,济诸沉溺。」也称为「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