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5
词典
1
分类词汇
24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伽倻琴
巴拉拉卡琴
四弦琴
东不拉
吹竹弹丝
撚挑
捻挑
捻抹
竖箜篌
《漢語大詞典》:
伽倻琴
朝鲜 和 中国 朝鲜族拨弦乐器。相传六世纪时已流传于 朝鲜 新罗 南方的 伽倻国 。形似筝。原有雅乐用者与俗乐用者二种。其现代形制为:长约一百五十二厘米,阔约十七至二十一厘米,张十二弦。常用于独奏和伴奏歌唱。
分類:
朝鲜
中国
朝鲜族
拨弦乐器
六世
世纪
流传
《国语辞典》:
巴拉拉卡琴
拼音:
bā lā lā kǎ qín
乐器名,拨弦乐器。balalaika的中译名,琴背扁平、琴腹三角形,长杆、三根弦。流行于俄罗斯民间,用于民谣及舞蹈伴奏,亦可独奏。也称为「三角琴」。
分类:
乐器
拨弦乐器
中译
译名
《国语辞典》:
四弦琴
拼音:
sì xián qín
乐器名:(1)四弦拨弦乐器的通称。(2)太鲁阁族传统乐器之一。由四条铁线固定于木板上,底下放有铁盒之类的共鸣箱。其他原住民族群亦有使用,今已少用。
分类:
乐器
四弦
拨弦乐器
《漢語大詞典》:
东不拉(東不拉)
哈萨克语dombra的音译。哈萨克族拨弦乐器。用红松木或桦木制成。琴腹呈梨形,颈细而长,其上缠丝弦以分隔音位,张二弦。用右手弹奏,音量较弱。用以伴奏歌舞。也写作冬不拉。参见“ 冬不拉 ”。
分類:
音译
拨弦乐器
《漢語大詞典》:
冬不拉
哈萨克语dombra译音。哈萨克族拨弦乐器。琴腹呈梨形,正面平,背面有平、凸两种,颈细而长,颈上缠丝弦以分隔音位,一般有两根弦。
分類:
译音
拨弦乐器
《漢語大詞典》:
吹竹弹丝(吹竹彈絲)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
:“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宋
京镗
《雨中花·重阳》
词:“巷陌连鑣并轡,楼臺吹竹弹丝。” 明
刘基
《北岭将军庙碑》
:“吹竹兮弹丝,女巫舞兮纷陆离。” 清
袁枚
《
随园诗话
》
卷四:“ 阮亭 善为角徵之声,吹竹弹丝,易入人耳。”
分類:
吹奏
管乐器
弹拨
拨弦乐器
《漢語大詞典》:
撚挑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挑,反手回拨。 清
陆以湉
《
冷庐杂识·茌平旅壁词
》
:“上客
《鬱轮袍》
,慙愧村姝慢捻挑。”参见“ 捻抹 ”。
分類:
弹拨
拨弦乐器
指法
揉弦
反手
《漢語大詞典》:
捻抹(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
:“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分類:
弹拨
拨弦乐器
指法
揉弦
顺手
手下
《漢語大詞典》:
捻挑(撚挑)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挑,反手回拨。 清
陆以湉
《
冷庐杂识·茌平旅壁词
》
:“上客
《鬱轮袍》
,慙愧村姝慢捻挑。”参见“ 捻抹 ”。
分類:
弹拨
拨弦乐器
指法
揉弦
反手
《漢語大詞典》:
捻抹(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
:“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分類:
弹拨
拨弦乐器
指法
揉弦
顺手
手下
《漢語大詞典》:
捻抹(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
:“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分類:
弹拨
拨弦乐器
指法
揉弦
顺手
手下
《漢語大詞典》:
竖箜篌(豎箜篌)
古拨弦乐器。箜篌的一种。
《
隋书·音乐志下
》
:“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等十种,为一部。”
《
通典·乐四
》
:“竖箜篌, 胡 乐也, 汉灵帝 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於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
分類:
拨弦乐器
箜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