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拜见(拜見)  拼音:bài jiàn
谒见、参见。《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红楼梦》第六八回:「我亲自过来拜见,还求妹妹体谅我的苦心。」
《国语辞典》:拜见礼(拜见礼)  拼音:bài jiàn lǐ
接受人家礼拜后所相赠的礼物。《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倪廷珠荷包里拿出四两银子来,送与弟妇做拜见礼。」也称为「拜礼」。
《國語辭典》:拜见钱(拜見錢)  拼音:bài jiàn qián
1.见面礼。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有些零碎金银在这里,送与嫂嫂做拜见钱。」
2.元代官吏向部属索取钱财的名目。凡部属第一次参见所献的钱,称为「拜见钱」。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杂俎篇》:「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其向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
《國語辭典》:朝拜  拼音:cháo bài
1.祭拜祖先或神、佛。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今故赉尔鍮石澡灌,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
2.君主时代官员对皇帝的觐见跪拜。《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3.拜谒、求见。《西游记》第五七回:「木叉情知是寻行者,更不题起,即先进去对菩萨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净朝拜。』」
《國語辭典》:拜谒(拜謁)  拼音:bài yè
拜见。《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既如此,我就到府拜谒夫人,好将心事细说。」
《漢語大詞典》:奉谒(奉謁)
拜见。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陟 明旦大从车骑奉謁造 壹 。” 唐 裴铏 《传奇·宁茵》:“俄又闻人叩关曰:‘ 南山 斑寅 将军奉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今午到关奉謁,乞少候。”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生以母氏同来,因约老人以明日再行奉謁。”
分類:拜见
《國語辭典》:觐见(覲見)  拼音:jǐn jiàn
1.诸侯朝见天子。
2.进见、访谒。《晋书。卷五六。江统传》:「访逮侍臣,觐见宾客。」
《漢語大詞典》:参叩(參叩)
亦作“ 参扣 ”。
(1).参酌叩问。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十七:“意谓中涂必一见,得相参扣。” 明 宋濂 《楚石禅师六会语序》:“惟诣 寂照 之室,反覆参叩。”
(2).拜见。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 怀让禪师 ﹞初謁 嵩山 安国师 , 安 发之 曹溪 参扣。” 陈衍 元诗纪事·明本《中峰行录》:“駙马太尉 瀋王 王璋 ,遣参军 洪钥 齎书币,叙弟子礼,期请上命南来参叩。”
《漢語大詞典》:瞻觌(瞻覿)
拜见;晋谒。 明 归有光 《与王仲山书》:“钦承高风,末由瞻覿。”
分類:拜见晋谒
《漢語大詞典》:叩谒(叩謁)
拜见。镜花缘第十五回:“ 唐敖 道:‘门生多年未见老师,无日不思,今日得瞻慈颜,不胜欣慰,自应登堂叩謁。’”《玉娇梨》第十八回:“ 苏友白 道:‘晚生在此也无甚事,老先生行后也就要动身了。大都违颜半月,即当至贵村叩謁矣。’”
分類:拜见
《漢語大詞典》:觌见(覿見)
拜见;会见。梁书·徐摛传:“近代妇於舅姑,本有戚属,不相瞻看。夫人乃妃姪女,有异他姻,覿见之仪,谓应可略。” 唐 柳宗元 《周至县新食堂记》:“兵去邑荒,栋宇倾圮……由是县之联事,离散而不属,凡其官僚,罕或覿见。”
分類:拜见会见
《漢語大詞典》:宾见(賓見)
拜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仁寿:“ 仁寿 将兵五百人循 西洱河 ,开地数千里,称詔置七州十五县,酋豪皆来宾见。”
分類:拜见
《漢語大詞典》:觐接(覲接)
犹接见;拜见。 南朝 梁 王筠 《与东阳盛法师书》:“弟子昔因多幸,早蒙覲接。”《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止,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覲接莫由。”
分類:接见拜见
《國語辭典》:家庆(家慶)  拼音:jiā qìng
家中有喜庆之事。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我皇诞圣,应此家庆。」
《國語辭典》:拜家庆(拜家慶)  拼音:bài jiā qìng
唐朝人称久别归家省亲。唐。孟浩然〈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家庆,须著老莱衣。」
《國語辭典》:嘉庆(嘉慶)  拼音:jiā qìng
1.盛美的喜庆。《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以肃承天命」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兆民欣戴,咸乐喜庆。」
2.清仁宗年号(西元179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