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86
典故
10
词典
361
佛典
5
其它
10
共386,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披氅
披怀
披对
披纷
行披
霞披
披荆棘
烟披
披山
披诵
晓披
披云雾
披红
披衲
披鳞
《国语辞典》:
披氅
拼音:
pī chǎng
披上氅裘。《晋书。卷八四。列传。王恭》:「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清。邓廷桢〈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词:「披氅重来,不分明处,可怜烟水。」
《國語辭典》:
披怀(披懷)
拼音:
pī huái
1.披露心腹,表示赤忱相待。《文选。陆机。辩亡论》:「披怀虚己,以讷谟士之算。」也作「披心」。
2.开阔胸襟。唐。
韦应物
〈
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
〉诗:「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
分類:
敞开
开胸
胸怀
诚心
心相
相待
《漢語大詞典》:
披对(披對)
开诚相对。指会晤。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
:“披对未期,惟日引领,伏冀倍加自重,以副天下之望。”
分類:
开诚
指会
会晤
《漢語大詞典》:
披纷(披紛)
散乱;分散。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
:“排鬭善类兮,譁骇披纷。” 清
姚鼐
《次韵同年蒋澄川见怀澄川去夏皖中贻诗今夏始达》
:“ 江 北 江 南两岫云,从风偶聚又披纷。”
分類:
散乱
分散
《分类字锦》:
行披
王绩 采药诗 行披万仙经坐,检神农帙神皇。
分类:
书籍
《漢語大詞典》:
霞披
(1).彩霞为日光劈破。
(2).谓披上霞光。 元
陈樵
《八咏楼赋》
:“琼壁霜寒,丹雘霞披。”
分類:
彩霞
日光
霞光
《国语辞典》:
披荆棘(披荆棘)
拼音:
pī jīng jí
劈斩荆棘,比喻创业时的艰苦。《三国演义》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荆棘历艰难时相随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铁石,最足相当。」
分类:
荆棘
创业
艰苦
《骈字类编》:
烟披(烟披)
唐 皮日休
詶鲁望见迎绿罽次韵
烟披怪石难同逸,竹映仙禽未胜高。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其二
蓑衣旧去烟披重,箬笠新来雨打香。
《漢語大詞典》:
披山
开山。
《
史记·五帝本纪
》
:“天下有不顺者, 黄帝 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寧居。” 司马贞 索隐:“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道也。”一说,旁山,靠山。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披,他本亦作‘陂’字……陂者,旁其边之谓也。”
分類:
开山
靠山
裴骃
《漢語大詞典》:
披诵(披誦)
展卷诵读。 明
李东阳
《与蒋宗谊书》
:“前后两辱手书,三復披诵。” 明
何良俊
《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
》
:“相与披诵,极口赞赏。”
分類:
诵读
《骈字类编》:
晓披(晓披)
王炎竹赋:零露兮宵润,惠风兮晓披。
《漢語大詞典》:
披云雾(披雲霧)
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比喻人的神情清朗。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赏誉
》
:“ 卫伯玉 为尚书令,见 乐广 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覩青天。’” 清
王夫之
《
宋论·太祖
》
:“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者,谁为为之邪?”亦省作“ 披雾 ”。
《
南史·孔休源传
》
:“不期忽覯清颜,顿祛鄙吝,观天披雾,验之今日。” 宋
李纲
《辞免领开封府事表》
:“去魑魅之域而已幸於赐环,簉云龙之廷而方期於披雾。”
分類:
拨开
开云
云雾
青天
神情
清朗
《國語辭典》:
披红(披紅)
拼音:
pī hóng
用红绸等披在人的身上,以表示尊荣、光彩或喜庆的意思。如:「这件事你办得好,该给你披红以示奖励!」《三国演义》第五四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䌽,入南徐买办物件。」
分類:
披红
身上
喜庆
光荣
《漢語大詞典》:
披衲
披僧衣。谓出家为僧。 唐
贾岛
《题童贞上人》
诗:“誓从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禪。”
分類:
僧衣
出家
《漢語大詞典》:
披鳞(披鱗)
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
:“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
:“夕郎矫矫,名重披鳞。”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
:“披鳞蹈鑊,朝士夺色。”参见“ 批逆鳞 ”。
分類:
犯颜
直谏
触怒
帝王
《國語辭典》:
批逆鳞(批逆鱗)
拼音:
pī nì lín
逆鳞,指龙喉下倒生的鳞片。批逆鳞引申为直言诤谏。参见「婴鳞」条。《战国策。燕策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分類:
下有
逆鳞
杀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