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种瞋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常为他人求其长短者,谓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动辄得咎也。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者,谓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隐,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也。
三种人难报
【三藏法数】
(出大毗婆沙论)
佛告比丘:我见有三种人,于诸有情多获利益,其恩难报;假使尽其形寿,以诸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缘而供养之,亦不能报也。
〔一、令出家者〕,谓若有人,为其说法,劝令出家,剃发染衣,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乃至成就菩提,其恩难报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令知集法者〕,集,积集也。谓众生积集烦恼惑业,而能招集生死之苦;若有人为其说法,令知烦恼过患,而灭除之,其恩难报也。
〔三、令得漏尽者〕,漏尽者,谓众生生死惑俱尽,不漏落三界也。若有人为其说法,令如法而修,破除烦恼,出离生死之苦,而證真空涅槃之乐,其恩难报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四种业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现报〕,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极恶之业,即于今生现受善恶之果报也。
〔二、生报〕,生报者,谓今生作善恶业,来世身中受善恶果报也。
〔三、后报〕,后报者,谓今身造业,来世未受,多生之后,乃受果报也。
〔四、无报〕,无报者,谓由无记业,而受不善不恶之果报也。(无记业者,即不善不恶之业,无所记忆,故名无记。)
四种施俱得净报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谓菩萨达性相空,观一切众生无非福田,不见持戒、毁戒,及施、受果报之异,名为净善。所以施、受虽俱不净,亦俱得净报也。
〔一、施净受不净〕,谓能施之人,持戒多闻,知有慧施及施果报;受者破戒邪见,言无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净受不净也。
〔二、施不净受净〕,谓能施之人,著于邪见,言无慧施及施果报;受者持戒多闻,知有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不净受净也。
〔三、施受俱净〕,谓施者、受者,俱能持戒,多闻智慧,知有所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受俱净也。
〔四、施受俱不净〕,谓施者、受者俱破戒无闻,著于邪见,言无有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受俱不净。
五福报──施食获五福报
【三藏法数】
(出施食获五福报经)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三、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终无耗减报。
〔四、施安〕,谓人不得食,心愁身危,不能自安,若人以食施之,即为施安。其施安者,得世世安隐、不遇灾患报。
〔五、施辩〕,谓人不得食,困不能言,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辩。其施辩者,得辩慧通达、闻者喜悦报。
七报──悭法七报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财、法不能惠施曰悭。此专言悭吝于法,而不施与人者,得七种报。
〔一、生盲报〕,谓从母胎出,便不能见日月光明,名为生盲。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二、愚痴报〕,谓于诸法中迷惑不了,名为愚痴。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三、生恶家报〕,谓不信三宝,造作重罪,名为恶家,又有冤之家,亦名恶家。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四、胎夭报〕,胎夭者,胎中夭死也。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五、物恐报〕,物恐者,谓为一切恶物恐怖也。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六、善人远离报〕,善人远离者,谓贤善之人,悉皆远离,而不亲近。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七、无恶不作报〕,无恶不作者,谓于一切恶无所不作也。由其宿世自既悭法,亦教人悭法,灭佛法种,三世十方诸佛,以为冤贼,是以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恶果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谓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报。受是苦尽,若生人中,馀业未尽,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故名十恶果报也。
〔一、杀生果报〕,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
〔二、偷盗果报〕,谓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是名偷盗果报。
〔三、邪淫果报〕,谓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是名邪淫果报。
〔四、妄语果报〕,谓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是名妄语果报。
〔五、两舌果报〕,谓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是名两舌果报。
〔六、恶口果报〕,谓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是名恶口果报。
〔七、绮语果报〕,谓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是名绮语果报。
〔八、贪欲果报〕,谓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是名贪欲果报。
〔九、瞋恚果报〕,谓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于他之所恼害,是名瞋恚果报。
〔十、邪见果报〕,谓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是名邪见果报。
报果
【三藏法数】
谓由宿世善恶为因,感报今世之果也。如往世作诸善业之因,则感今世富乐之果;作诸恶业之因,则感贫苦之果,是名报果。
报身,卢舍那如来
【三藏法数】
修因感报,名之为报。然有自报、他报之别:自报即理智如如,他报即相好无尽,是名报身。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谓诸惑净尽,众德悉圆。又云光明遍照,谓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报身也),外以身光照应大机(即他报身也),如来者,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是也。(第一义谛者,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
报身寿量
【三藏法数】
报身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以境发智,以智照境,境智冥合,即是报身。言寿量者,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即此智慧名为寿命。经云:我智力如是,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是也。(如如者,境如即如智,智如即如境,盖言境、智不二也。)
转依本心得报身
【三藏法数】
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于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报得通力
【三藏法数】
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观生死恶果报
【三藏法数】
谓修禅观,即能破诸昏暗,观察分别因缘生灭之相,故于善恶果报,悉皆明了,不起惑业也。
报恩福田
【三藏法数】
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答报无所畏
【三藏法数】
答报者,以言辞应答酬报其所问也。谓凡一切众生听受问难,菩萨悉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