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交差  拼音:jiāo chāi
任务完成后,向相关人员报告。如:「当帐目核对无误后,会计的工作就可以交差了。」
《漢語大詞典》:负侯(負侯)
(1).靠着箭靶。仪礼·乡射礼:“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获者适侯,执旌负侯而俟。”
(2).指靠着箭靶的人,即负责报告箭是否射中箭靶的人。仪礼·大射:“负侯许诺如初,去侯,皆执旌以负其侯而俟。”
《國語辭典》:警笛  拼音:jǐng dí
军警所用以示警的哨子或电子响笛。
《國語辭典》:报失(報失)  拼音:bào shī
向治安单位或有关部门登记报告遗失财物,以便找寻。如:「既然已经报失了,就安心的等候回音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丢了东西,应该就地报失追查,怎么反到京里去设法呢?」
《漢語大詞典》:连保(連保)
宋 代行保甲法。保内有人犯罪,要举报告发,否则连坐同保之人。是谓“连保”。宋史·卢秉传:“持法苛严,追胥连保,罪及妻拏,一岁中犯者以千万数。”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日娱。”
《漢語大詞典》:转报(轉報)
转达报告。《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中共和大行政区的通令、公告及对某一县、市的指示均由省转发,县、市的报告,请示或请求亦由省转报。”
分類:转达报告
《国语辞典》:据报(据报)  拼音:jù bào
根据报告或报导。如:「经过卫生单位的努力,早年猖獗一时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疟疾等,据报都已绝迹。」
分类:报告报导
《國語辭典》:告状(告狀)  拼音:gào zhuàng
1.诉说事件的状况。《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列传。秦王翰》:「遂留闻召,恐发,踰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
2.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红楼梦》第一五回:「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来寻门路。」
3.向某人的尊长或上级投诉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负,却因惧怕报复而不敢告状。」
《國語辭典》:情报(情報)  拼音:qíng bào
关于某种情况的消息及报告。多带有机密性质。如:「军事情报」。
《國語辭典》:报修(報修)  拼音:bào xiū
将损害的情形通知有关单位,要求修理。如:「电脑当了,快报修。」
《國語辭典》:报数(報數)  拼音:bào shù
军队或学生整队操练时,从排头起依序报出数目,以便计算人数。如:「班长说:『队伍排好后,由排头开始报数!』」
《漢語大詞典》:陈报(陳報)
陈述报告。 洪深 《青龙潭》第四幕:“我本来想在这一两天进省,陈报灾情,再替你们求请赈款。”
《國語辭典》:反映  拼音:fǎn yìng
1.指物体因光线反照,映射成像之意。如:「月夜里,小径上反映著一些疏疏落落的枝叶阴影。」清。袁枚〈游桂林诸山记〉:「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
2.由某事物的一定状态和关系而产生与它相符的现象,称为「反映」。如:「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他个人生活体验的反映。」
3.将客观事物或实质状况所引发的主观感受,如实呈现或传达出来。如:「施政满意度的调查,是反映民情的方法之一。」「这部小说反映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阶级斗争。」
《國語辭典》:报马(報馬)  拼音:bào mǎ
骑马传递消息的人,后也用以谑称密告者、通风报信者。《水浒传》第五五回:「却说梁山泊远探报马,径到大寨,报知此事。」《荡寇志》第二九回:「只见一骑报马飞到,乃是清真山马元的差人,呈上鸡毛文书一角。」《老残游记》第一三回:「到了十三四里,只见那埝上的报马,来来往往,一会一匹,一会一匹。」
《國語辭典》:警钟(警鐘)  拼音:jǐng zhōng
警告发生意外或有危险情况的信号钟声。常用于防火、防盗等。亦借以比喻警醒人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