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平安字
报告平安的书信。 宋 陈与义 《试院书怀》诗:“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 元 范梈 《福州杂诗》:“家人定得平安字,最念痴儿不解看。”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想我 河南 人出外经商的可也不少,怎生平安字稍(捎)不得一箇回来。”
《漢語大詞典》:报最(報最)
犹举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朝廷叫报最。 清 钱谦益 《原任福建福州罗源县知县倪千禩授文林郎制》:“乃于报最之时,遽有亲藩之擢。”参见“ 举最 ”。
《漢語大詞典》:举最(舉最)
定期考查地方官吏,政绩优异者予以升迁,谓之“举最”。汉书·京房传:“﹝ 焦赣 ﹞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举最当迁。”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不作临岐恨,唯听举最先。” 唐 吕温 《衡州刺史谢上表》:“三载陟明, 虞 书盛典;六条举最, 汉 制宏规。”
《國語辭典》:预报(預報)  拼音:yù bào
对某种事项做事先的通告。如:「气象预报」、「强风预报」。也作「预告」。
《漢語大詞典》:平安信
报告平安的使者或书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大理丞 郑復礼 言: 波斯 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輒放一隻至家,以为平安信。”
《國語辭典》:爟火  拼音:guàn huǒ
1.为拔除不祥所设置的火。
2.侦候敌人的烽火。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匈奴突于武川,爟火通于灞上。」
3.祭祀时照耀祭祀场所的火。
《國語辭典》:告捷  拼音:gào jié
1.取得胜利。如:「初战告捷,不枉费大家平日辛苦的练习。」晋。张协七命〉:「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2.报告得胜的消息。如:「在拔得头筹之后,他迫不及待地以电话向家里告捷。」唐。元稹 论西戎表:「今之屯戍者则不然,众其城堡,异其师长,获一马则图功,虏一戎则告捷。」
《國語辭典》:笔记(筆記)  拼音:bǐ jì
1.随手记录或指所记录的文字。如:「上课笔记」、「演讲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天下事真是愈出愈奇了!老弟,你这回到南京来,将所有阅历的事,都把他笔记起来,将来还可以成一部书呢!」
2.一种文体。大抵杂记见闻、辨订俗讹,或综述古义。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國語辭典》:报时(報時)  拼音:bào shí
报告时间。如电信局设有一一七报时台。
《國語辭典》:司仪(司儀)  拼音:sī yí
1.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魏置司仪官,北齐改司仪署,隋唐沿置。
2.在典礼中赞礼及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漢語大詞典》:告变(告變)
(1).预示灾异。《晋书·孝武帝纪》:“顷日蚀告变,水旱不适。”
(2).报告发生变故。北史·隋纪下·炀帝:“戊辰, 突厥 始毕可汗 率骑数十万,谋袭乘舆, 义成公主 遣使告变。”旧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 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寃…… 仁杰 子 光远 得书,持以告变, 则天 召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发兵反……﹝ 萨穆哈 ﹞至闕告变。 湖 广 总督 蔡毓荣 亦奏至,举朝震动。”
《國語辭典》:上告  拼音:shàng gào
1.明告上帝。《楚辞。屈原。天问》:「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2.向上级报告。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土司》:「黎利以本年正月陈皓病死上告矣,上以师老兵疲,遂废交阯布政司,以黎利权署国事。」
3.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
《國語辭典》:谍报(諜報)  拼音:dié bào
运用间谍蒐集各种情报,以秘密方法报告其政府当局或其雇主,作为研究、判断或行动的参考。《宋史。卷四三。理宗本纪三》:「淮安主簿周子镕,久俘于北,数遣蜡书谍报边事。」
《國語辭典》:告警  拼音:gào jǐng
报告危急的消息,请求援助或加强戒备。《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往以边虞告警,故沿时损益。」
《國語辭典》:飞报(飛報)  拼音:fēi bào
急速报告。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前打探去了,著他一见输赢,便来飞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报祸事。」
分類:迅速报告
《國語辭典》:讲座(講座)  拼音:jiǎng zuò
1.讲课的座位。唐。白居易 三教论衡:「儒臣居易,学浅才微,谬列禁筵,猥登讲座。」
2.大学中对某一学术专题或学术范畴,所设立的定期或不定期、临时或永久性的讲学。
3.书信中用于对师长的提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