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刊 → 刋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徵文  拼音:zhēng wén
1.公开徵求文章。如:「徵文启事」、「徵文活动」。
2.取證于典籍史料的记载。《宋书。卷一六。礼志三》:「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阙略。正应推例求意,不可动必徵文。」清。连横〈台湾通史序〉:「郭公夏五,疑信相参,则徵文难。」
《國語辭典》:传媒(傳媒)  拼音:chuán méi
泛指传播媒体。
《國語辭典》:发表(發表)  拼音:fā biǎo
1.呈奏表章。《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的事件,有关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处理方式。」「张老师应邀到海外发表论文。」
《國語辭典》:主笔(主筆)  拼音:zhǔ bǐ
报章杂志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行文给芜湖道,叫他查明芜湖日报馆东家是谁,主笔是谁,限日禀覆。」
《國語辭典》:投稿  拼音:tóu gǎo
将文稿投送报章、杂志以求登载。如:「你这篇评论写得很好,可以投稿到报社。」
《漢語大詞典》:题头(題頭)
(1).书写门头上的横披或匾额。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智永禪师 ﹞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人穿穴。”
(2).篇目,标题。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文学》既登拙作题头,下一期登出续篇来,前言不搭后语,煞是有趣,倘将来再将原稿印出,也许更有可观。”《人民日报》1981.1.21:“上海工艺美术工厂 张卫平 等三人给‘十佳’寄来了十幅工艺精致、形像生动、气势昂扬的奔马画,并都一一加了‘奔腾急’、‘志在千里’等含意深长的题头。”
(3).标志于报刊文章篇目之上的分类栏目。《人民日报》1951.4.18:“在报上发表小品文时,就加上小品文的题头。在这个题头下刊出的小品文有各种各样的体裁,有的类似短篇小说,有的像散文,有的就是诗歌;有的还配以漫画。”
《漢語大詞典》:连载(連載)
作品在同一报刊上连续刊载。 张友鹤 《〈官场现形记〉后记》:“《官场现形记》最初就曾在《上海世界繁华报》上连载。”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二:“ 鹿地 还写了一本《和平村记》,后来在 桂林 的《救亡日报》上连载了。”
《國語辭典》:论坛(論壇)  拼音:lùn tán
给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场所或媒体,以形成议论,如报纸上的「民意论坛」。
《國語辭典》:特刊  拼音:tè kān
为某一纪念日或特定目的所发行的书刊、壁报。如:「元旦特刊」、「国庆特刊」。
《國語辭典》:通栏(通欄)  拼音:tōng lán
书籍报刊上,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贯通、版面不分栏的编排形式。如:「这则重大的新闻,将采取通栏的方式报导。」
《國語辭典》:转载(轉載)  拼音:zhuǎn zài
辗转刊载。如:「若欲转载,须徵得本报同意。」
《國語辭典》:勾乙  拼音:gōu yǐ
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标上引号(「」),表示要抄录下来的资料,因引号易画成像乙的形状,故称为「勾乙」。
《國語辭典》:书名号(書名號)  拼音:shū míng hào
一种标点符号。用来标明书名、篇目、歌曲名、影剧名或报纸、杂志的名称。其形式为波纹形的曲线,直行标在字行左旁,横行则在字行之下。
《國語辭典》:特辑(特輯)  拼音:tè jí
为某一个特定主题所编辑发行的文字资料、报刊或电影等。
《國語辭典》:专刊(專刊)  拼音:zhuān kān
专门探究、讨论某项事物的刊物、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