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8,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护符
护净经
护诸童子经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护国品
护童子法
护国珠
护国经
护国四王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护雁
护摩
护摩法由来
内护摩外护摩
佛类词典(续上)
护戒神护符
护净经
护诸童子经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护国品
护童子法
护国珠
护国经
护国四王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护雁
护摩
护摩法由来
内护摩外护摩
护戒神
【佛学大辞典】
(神名)守佛制戒之善神也。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善神护之,又受五戒者,五戒一一各有五神,合有二十五神,护持五戒者。灌顶经一曰:「是故我说是言,令清信士女劝受归戒,归有三十六鬼神之王,随逐护助。戒有二十五神,营护左右门户之上,辟除凶恶。」(参见:二十五神)
【佛学常见辞汇】
守护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经三归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护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他。
(神名)守佛制戒之善神也。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善神护之,又受五戒者,五戒一一各有五神,合有二十五神,护持五戒者。灌顶经一曰:「是故我说是言,令清信士女劝受归戒,归有三十六鬼神之王,随逐护助。戒有二十五神,营护左右门户之上,辟除凶恶。」(参见:二十五神)
【佛学常见辞汇】
守护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经三归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护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他。
二十五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五戒的人,时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其身。
(名数)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五戒的人,时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其身。
护符
【佛学大辞典】
(杂语)书真言种子等之秘符,持之则常为神佛加持护念,避一切之疾病危难等,蒙长寿增智之利益云。密教说种种之符。三种悉地轨曰:「五部真言,是一切如来无比甘露之珍浆,醍醐佛性之妙药。一字入于五脏,万病不生,况修日观月观。」秽迹金刚禁百变法门经说神变之符四十二曰:「秽迹金刚说此符已,大众同声赞言:善哉大力士!汝能说是大妙之法。尔时金刚白诸大众:当知我于此法流行之处,我等大天当护此行法之人。」
(杂语)书真言种子等之秘符,持之则常为神佛加持护念,避一切之疾病危难等,蒙长寿增智之利益云。密教说种种之符。三种悉地轨曰:「五部真言,是一切如来无比甘露之珍浆,醍醐佛性之妙药。一字入于五脏,万病不生,况修日观月观。」秽迹金刚禁百变法门经说神变之符四十二曰:「秽迹金刚说此符已,大众同声赞言:善哉大力士!汝能说是大妙之法。尔时金刚白诸大众:当知我于此法流行之处,我等大天当护此行法之人。」
护净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
(经名)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
护诸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之略名。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
护国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最胜王经六有四天王护国品,金光明经二曰:四天王品。又仁王经下有护国品。皆说其经流布之所,有四天王守护其国。
(经名)最胜王经六有四天王护国品,金光明经二曰:四天王品。又仁王经下有护国品。皆说其经流布之所,有四天王守护其国。
护童子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于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闼婆,于诸鬼神最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遍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赍此书与线言于彼徒,今疾走速如风。神王与其眷属皆从十五神所在,以彼五色线缚其鬼神,俾勿害众生。因以种种之美味饮食香华灯明及乳粥供养神王。梵王复言: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坏堕落,或已生夺命,此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长寿,当系念而修行善法,于月之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洗浴清净,著新净衣,礼十方之佛,至中夜运小芥子,置己顶上,诵我所说之陀罗尼,则令此女人如意,所生男子,安稳无苦,尽其形寿,而勿中夭。若有鬼神不顺我咒,我当使其头为七分,如阿梨树枝。因而说咒,世尊又说一咒,除童子之难。见护诸童子陀罗尼经。鬼神之形相与被恼之相状如图。
(修法)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于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闼婆,于诸鬼神最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遍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赍此书与线言于彼徒,今疾走速如风。神王与其眷属皆从十五神所在,以彼五色线缚其鬼神,俾勿害众生。因以种种之美味饮食香华灯明及乳粥供养神王。梵王复言: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坏堕落,或已生夺命,此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长寿,当系念而修行善法,于月之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洗浴清净,著新净衣,礼十方之佛,至中夜运小芥子,置己顶上,诵我所说之陀罗尼,则令此女人如意,所生男子,安稳无苦,尽其形寿,而勿中夭。若有鬼神不顺我咒,我当使其头为七分,如阿梨树枝。因而说咒,世尊又说一咒,除童子之难。见护诸童子陀罗尼经。鬼神之形相与被恼之相状如图。
护国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仁王经于护国之宝珠也。仁王经受持品曰:「得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中略)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
(譬喻)譬仁王经于护国之宝珠也。仁王经受持品曰:「得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中略)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
护国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Ra%s!t!rapa%la-su%tra同本。【又】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
(经名)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Ra%s!t!rapa%la-su%tra同本。【又】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
护国四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作护世四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法华经曰:「护世四天王。」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护世四天王,即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他们住在须弥山四方的山腰,时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
(天名)又作护世四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法华经曰:「护世四天王。」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护世四天王,即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他们住在须弥山四方的山腰,时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宋施护译。略云护国尊者所问。与收于大宝积经八十八十一两卷之第十八护国菩萨会(隋阇那崛多译),同本异译。
(经名)四卷。宋施护译。略云护国尊者所问。与收于大宝积经八十八十一两卷之第十八护国菩萨会(隋阇那崛多译),同本异译。
护雁
【佛学大辞典】
(本生)阿阇世王于过去为大王时,见群雁之慕雁王,有感于心,遂发慈心,誓不复捕雁。(参见:报恩经四。见雁)。性灵集九曰:「护雁之爱弘深。驱龙之威益猛。」
(本生)阿阇世王于过去为大王时,见群雁之慕雁王,有感于心,遂发慈心,誓不复捕雁。(参见:报恩经四。见雁)。性灵集九曰:「护雁之爱弘深。驱龙之威益猛。」
护摩
【佛学大辞典】
(术语)Homa,又作护魔,呼么。译曰烧。原为事火婆罗门烧火祀天。彼以火为天之口,谓烧飨物于火,则天食之,而与人以福。密教取其法设火炉,烧乳木,以智慧之火,烤烦恼之薪,以真理之性火为尽魔害之标帜。大日经护摩品说婆罗门四十四种之火法,后说佛法之火法十二种。大日疏八曰:「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弃因缘所生灾横。」又曰:「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诸弟子悉皆甘嗜。」同十五曰:「护摩是烧义也,由护摩能烧除诸业。」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护摩梵语。唐云火祭祀法。为飨祭贤圣之物火中焚燎,如祭四郊五岳等。」希麟音义一曰:「护摩二字,或作呼么,梵语也。唐云火祭。案瑜伽护魔经。有四种炉,谓半月形,满月形,方与八角。应四种法,谓钩召降伏、息灾、敬爱等。加持虽异,皆以三白食及三杂花果等于炉中焚燎,用祭贤圣,如此方燔柴之祭。
(术语)Homa,又作护魔,呼么。译曰烧。原为事火婆罗门烧火祀天。彼以火为天之口,谓烧飨物于火,则天食之,而与人以福。密教取其法设火炉,烧乳木,以智慧之火,烤烦恼之薪,以真理之性火为尽魔害之标帜。大日经护摩品说婆罗门四十四种之火法,后说佛法之火法十二种。大日疏八曰:「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弃因缘所生灾横。」又曰:「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诸弟子悉皆甘嗜。」同十五曰:「护摩是烧义也,由护摩能烧除诸业。」慧琳音义四十一曰:「护摩梵语。唐云火祭祀法。为飨祭贤圣之物火中焚燎,如祭四郊五岳等。」希麟音义一曰:「护摩二字,或作呼么,梵语也。唐云火祭。案瑜伽护魔经。有四种炉,谓半月形,满月形,方与八角。应四种法,谓钩召降伏、息灾、敬爱等。加持虽异,皆以三白食及三杂花果等于炉中焚燎,用祭贤圣,如此方燔柴之祭。
护摩法由来
【佛学大辞典】
(故事)大日经疏十九曰:「外典净行围陀论中,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然者,为摄伏一类故,以言韦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中略)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故。以诸净行等于所宗韦陀典,自谓秘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说韦陀原本,而于其中更显正理真护摩法。此佛韦陀,当知最为第一秘密之藏,彼闻已生希有心,即生信解也。我昔未成正觉,无所晓知,略说如上四十四种火法,广则无量。如韦陀典中具明,今成正觉,复说真慧之火十二种法。所谓能成大事,除尽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百论疏中上曰:「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暝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为天口耶?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外道谓火是天口,正烧苏等十八种物,令香气上达诸天,天得食之,令人获福,将欲烧时前遣人咒然后烧。」
(故事)大日经疏十九曰:「外典净行围陀论中,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然者,为摄伏一类故,以言韦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中略)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故。以诸净行等于所宗韦陀典,自谓秘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说韦陀原本,而于其中更显正理真护摩法。此佛韦陀,当知最为第一秘密之藏,彼闻已生希有心,即生信解也。我昔未成正觉,无所晓知,略说如上四十四种火法,广则无量。如韦陀典中具明,今成正觉,复说真慧之火十二种法。所谓能成大事,除尽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百论疏中上曰:「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暝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为天口耶?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外道谓火是天口,正烧苏等十八种物,令香气上达诸天,天得食之,令人获福,将欲烧时前遣人咒然后烧。」
内护摩外护摩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法之护摩有二种,择地作坛,以世火烧共物乳木,为外护摩,自身为坛,以如来之智火烧烦恼之薪,为内护摩。是云出世护摩,世谛护摩,事护摩,理护摩。而作世谛之事护摩,亦添理性之内观也。大日经秘密曼陀罗品曰:「护摩有二种:所谓内及外。」大日经疏十五曰:「阿阇梨即作内护摩。若浅行人即作外法,而究竟为内法因。」瑜祇经疏中曰:「或直用内,能得成就,若直用外,不得成就。故作外法,必作内法。」大日经疏八曰:「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密意,则与韦陀火祀不相滥耶,故译者兼智之名,庶令浅深二释义用兼举。」
(术语)佛法之护摩有二种,择地作坛,以世火烧共物乳木,为外护摩,自身为坛,以如来之智火烧烦恼之薪,为内护摩。是云出世护摩,世谛护摩,事护摩,理护摩。而作世谛之事护摩,亦添理性之内观也。大日经秘密曼陀罗品曰:「护摩有二种:所谓内及外。」大日经疏十五曰:「阿阇梨即作内护摩。若浅行人即作外法,而究竟为内法因。」瑜祇经疏中曰:「或直用内,能得成就,若直用外,不得成就。故作外法,必作内法。」大日经疏八曰:「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密意,则与韦陀火祀不相滥耶,故译者兼智之名,庶令浅深二释义用兼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