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战甲(戰甲)
古时战士穿的护身甲衣。多以皮革或金属制成。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前后用兵二十餘年,国中战甲不少解。” 清 孙枝蔚 《乱后登金山有感》诗:“何时销战甲?高枕看 扬州 。”
《漢語大詞典》:木甲
(1).木制的护身衣甲。借指战士。 南朝 陈 徐陵 《册陈王九锡文》:“木甲殪於中原,氊裘赴於 江水 。”
(2).树皮。宋史·刘子羽传:“ 子羽 焚 兴元 ,退守 三泉县 ,从兵不满三百,与士卒取草芽、木甲食之。”
《國語辭典》:藤牌  拼音:téng pái
一种藤制的盾牌。轻而坚韧,可用来防禦兵刃矢石,多见用于南方民族。《宋史。卷四九六。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传》:「至生南界斗满村遇夷贼二千馀人,击之,杀伤五百人,夺梭枪藤牌。」
《漢語大詞典》:护甲(護甲)
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衣。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腿部有护甲,脚着芒鞋,状甚英武。”
《漢語大詞典》:三乏
三面防箭牌。乏,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周礼·春官·车仆:“大射共三乏。”《文选·张衡〈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设三乏,厞司旌。” 薛综 注:“言大射张三侯,故设三乏。乏以革为之,护旌者之御矢也。”《隋书·音乐志下》:“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参见“ 乏 ”。
《漢語大詞典》:水犀甲
用水犀皮制成的护身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今 夫差 衣水犀甲者十有三万人。” 徐天祐 注:“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吴 以水犀皮饰甲也。”
《国语辞典》:胸甲  拼音:xiōng jiǎ
保护腰部或臀部以上躯体的护身甲。初为遮蔽颈部到腰部的厚皮革装具,包括胸铠及背铠,用皮带及纽扣连在一起,后改由青铜、钢等制造。现今的防弹衣可说是由胸甲发展而来的。
《國語辭典》:盔甲  拼音:kuī jiǎ
盔,护头帽子。甲,护身的铠甲。盔甲指旧日战士用来护身禦敌的战服。《西游记》第四一回:「妖王轮鎗拽步,也无甚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前日送丧回来,果然掘得个石匣,盔甲、宝剑、天书,奴家解不得,望师傅指迷。」
《漢語大詞典》:猎获(獵獲)
(1).谓行射礼时,矢不中靶,而从唱靶者护身具(乏)旁擦过。仪礼·乡射礼:“命曰无射获,无猎获,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郑玄 注:“射获谓矢中人也,猎矢从傍。” 贾公彦 疏:“猎矢从傍者,谓从乏傍也。”参见“ 获者 ”。
(2).由打猎而获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田七郎 ﹞入山三日,无所猎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誉之为翎毛被剪掉的凤凰,比之以作为普通的兽类而被猎获的麒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他们把猎获的禽兽用枪尖或叉尖挑着。”
(3).求取。《花城》1981年第3期:“在这短短的时光里, 莓莓 渐渐把 张青 当作了自己猎获的对象。”
《漢語大詞典》:获者(獲者)
(1).猎得禽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注:“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2).指古代举行射礼时持旌唱获者。犹今之报靶员。仪礼·乡射礼:“司马又命获者倚旌于侯中。获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郑玄 注:“谓之获者以事名之。” 贾公彦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获故名获者也。”
(3).射中靶心者。仪礼·乡射礼:“拾发以将乘矢。获者坐而获。” 贾公彦 疏:“射著禽兽为获,获则得也……射著正鵠亦曰获。”
(4).谓逃亡而被抓获,没为奴婢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者也。”
《漢語大詞典》:护身咒(護身咒)
用以护身辟邪的咒语。亦指护身符。 唐 王建 《隐者居》诗:“朱书护身咒,水噀断邪刀。”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 王灵仙 向屋子的四角扬起了打鬼沙,高举左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掐成箭诀,口里念起护身咒。”参见“ 护身符 ”。
《國語辭典》:护身符(護身符)  拼音:hù shēn fú
1.道士或巫师所画的似字非字的图形,或念过咒的物品,据说佩带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灾、保护生命。也称为「护符」。
2.比喻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困难或被惩罚的人或物。《红楼梦》第七九回:「日日忙乱著,薛蟠娶过亲,自为得了护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我同了玉格带上戴勤随缘儿,再带上十三妹那张弹弓,岂不是绝好的一道护身符么?」也称为「护符」。
《漢語大詞典》:干卤(干鹵)
(1).干橹,盾牌。文选·左思〈吴都赋〉:“干卤殳鋋,暘夷勃卢之旅。” 刘逵 注:“干、卤,皆楯也。”
(2).喻护身的东西。北史·王慧龙传:“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义为干卤,又何忧乎刺客?”
《漢語大詞典》:绵甲(綿甲)
清 代军校所穿的绵制护身铠甲。白缎面、蓝绸里,中衬丝绵,外布黄铜钉。上衣下裳,左右袖、护肩、护腋、前裆、左裆具全。
《漢語大詞典》:马介(馬介)
马的护身甲。辽史·耶律休哥传:“ 宋 阵于水南,将战,帝以 休哥 马介独黄,虑为敌所识,乃赐玄甲、白马易之。”参见“ 马甲 ”。
分類:护身
《國語辭典》:马甲(馬甲)  拼音:mǎ jiǎ
1.战马身上所披的甲衣。《新五代史。卷一○。汉高祖本纪》:「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
2.吴语。指背心。
3.江珧的别名。参见「江珧」条。
《漢語大詞典》:软甲(軟甲)
以柔软而韧的物品制成的护身战服。《花月痕》第四八回:“ 采秋 内衣软甲,外戴顶观音兜,穿件竹叶对襟道袍,手执如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更督婢织金翠,为女子软甲。”
《漢語大詞典》:入山符
进山的护身符。道家谓此符可以免灾护身。 晋 葛洪 抱朴子·入山符:“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凡人居山林及暂入山,皆可用,即众物不敢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