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42 【介绍】: 宋相州汤阴人,字鹏举。农家出身。徽宗宣和中从军,以功迁秉义郎,隶宗泽部下。高宗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夺官。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开封,任统制。泽死,随杜充南下。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后参与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擢任都统制。绍兴四年,大破金与伪齐兵,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镇压杨么起事。六年,驻兵襄阳,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联络太行山义军。十年,率师北伐,连败金兀术,获郾城大捷,进军朱仙镇。因高宗与秦桧力主和议,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师。十一年,受召赴临安,被解兵柄,任枢密副使。旋被诬入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
全宋诗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应募从军,屡立战功。高宗为康王时至相,命为承信郎。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夺官。后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充中军统领,以战功累迁枢密副使。为主和派秦桧所忌,且金人亦以杀飞为和议条件。绍兴十一年,以谋反罪被害于大理狱中,年三十九。飞为著名抗金将领,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遗著后人辑为《岳武穆集》。《宋史》卷三六五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词学图录
岳飞(1103-1141) 字鹏举,孝宗谥武穆,宁宗追封鄂王,理宗改谥忠武。相州汤阴人。有《岳武穆集》,词存三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岳飞(1103—1142)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曾先后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官拜太尉。卒后谥武穆,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高宗绍兴四年(1134)起,任汉阳军制置使。绍兴五年改称后护军,在武昌驻屯长达8年之久。绍兴八年再次“还军鄂州”时,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一首,希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为纪念岳飞,黄鹤楼公园建有岳武穆遗像亭、岳飞铜雕、“精忠报国”牌坊和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
全宋文·卷四三三五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农家,少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宣和中应募从军,累迁至统制。建炎四年,率部袭击金军,收复建康有功,升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初,参与讨破李成、范汝为等,擢都统制,屯驻九江。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时称「岳家军」。除江西、荆南鄂岳制置使。四年,收复襄阳,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驻鄂州。平杨么,除宣抚副使,进驻襄阳,除宣抚使、招讨使。派兵深入伪齐境,收复洛阳西南州县。十年,大举北伐,克复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大败兀术于郾城,进兵朱仙镇,欲渡黄河。而高宗、秦桧主和,一日以十二金牌促飞退兵。次年授枢密副使,夺其兵权。寻使万俟卨等诬飞,逮飞父子入狱。此年末,以「莫须有」之罪名被杀害,年三十九。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事迹详见《鄂国金佗稡编》及《续编》,《宋史》卷三六五有传。
《漢語大詞典》:护军(護軍)
(1). 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 胡三省 注:“ 秦 置护军都尉, 汉 因之。 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 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 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东观记》曰: 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左、右为三部。”
(2).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国语辞典》:护军将军(护军将军)  拼音:hù jūn jiāng jūn
职官名。汉代于出征时为协调诸将领而置。后来逐渐变成与领军并置的官,且掌握中央军权,并负有守护宫城的责任。
《漢語大詞典》:护军使(護軍使)
官名。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 在各省重要地区设护军使,管理一个地区的军务,其职权在镇守使之上。
《漢語大詞典》:护军营(護軍營)
清 代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营兵选八旗 满洲 、 蒙古 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 雍正 三年(1725年),又设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清文献通考·兵二》:“ 天聪 年间,设巴牙喇营,为护军营之始。 顺治 初,详定营制,初以上三旗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等守卫禁门,下五旗各守王公府门,遇行围出征,则八旗一律分拨。 雍正 七年,始定八旗护军,均司禁卫。”
《漢語大詞典》:护将(護將)
犹护军。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南朝 陈 沈炯 《为陈太傅让表》:“军威重於护将,国礼贵於寒门。”指有某种虚衔的卫士。 清 曹大观 《寇汀纪略》:“其姓 石 者,从 达开 姓也,其第内有护将五百名。”
《國語辭典》:六军(六軍)  拼音:liù jūn
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周礼。夏官。大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后世遂以六军指皇帝的军队或皇家侍卫军队。唐。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漢語大詞典》:东乡(東鄉)
见“ 东嚮 ”。
复姓。 汉 有 并州 护军 东乡子琴 。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下。
《國語辭典》:东向(東向)  拼音:dōng xiàng
面向东方。《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國語辭典》:护兵(護兵)  拼音:hù bīng
随从、保护长官的兵士。
《漢語大詞典》:拥军(擁軍)
地方拥护军队。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这种拥军的模范例子应该登报。”
《漢語大詞典》:拥军优属(擁軍優屬)
地方拥护军队,优待革命军人家属。 邢四娃 《“军火田”》:“人家为了救济难民能开‘义田’,为了拥军优属能开‘拥军田’,咱就不能来个为解决军火困难开些‘军火田’?”
《漢語大詞典》:拥军优抗(擁軍優抗)
地方拥护军队,优待抗 日 军人家属。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在解放区,一方面,军队应实行拥政爱民的工作,另一方面,民主政府应领导人民实行拥军优抗的工作,更大地改善军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