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45
典故
40
词典
734
佛典
37
其它
34
共845,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困折
廉折
打折
销折
折上
折箭
折垂
枯折
折三
折末
折绢
折二
折鼎
折腰吏
折本
《漢語大詞典》:
困折
困顿挫折。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弊,然 夏 人困折,亦几於亡。” 宋
文天祥
《扬州地分官》
诗序:“幸而脱北方之难,不意困折於我土地,天地虽大,无所容身。”
分類:
困顿
困顿挫折
顿挫
挫折
《漢語大詞典》:
廉折
(1).指乐声高亢,节奏明快。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蔡邕 曰:“凡弦以缓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縵其弦则浊。” 宋
苏轼
《听贤师琴》
诗:“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2).喻刚健挺拔的风格。 清
沈德潜
《
说诗晬语
》
卷下:“ 铁崖 乐府,詆訿者比於妖魅。然廉折稜稜,异于男子而巾幗服者。”
分類:
乐声
刚健
高亢
挺拔
风格
节奏
明快
蔡邕
《国语辞典》:
打折
拼音:
dǎ zhé
降低商品的售价。如:「每一年到了换季时期,百货公司都会大打折。」
分类:
降低
商品
售价
《漢語大詞典》:
销折(銷折)
(1).抵消。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紫微王舍人梦》
:“臺餽往来,世固有之,而冥冥之中已批料歷,则是销折平生合得之物。”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
词:“便容生受博山香,销折得,狂名多少。”
(2).损耗。 宋
叶梦得
《
石林燕语
》
卷三:“仓廩宿藏,动经数岁,若取之如此,后岂免销折乎?”
分類:
抵消
损耗
《分类字锦》:
折上
后汉书梁冀传:冀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注:盖折其巾之上角也。
分类:
巾
《國語辭典》:
折箭
拼音:
zhé jiàn
1.折断的箭。如:「倘若有违此誓,当如折箭。」
2.把箭折断。如:「古人常用折箭为誓、歃血为盟,来表示承诺誓约。」《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先主即命兴拜苞为兄。二人就帐前折箭为誓,永相救护。」
分類:
忠实
履行
誓约
吐谷浑
祖先
《分类字锦》:
折垂
金史舆服志:巾之制,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二寸许。方罗之下各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积。
分类:
巾
《漢語大詞典》:
枯折
枯萎断折。 唐
杜甫
《曲江》
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唐
孟郊
《秋怀》
诗之十二:“流运闪欲尽,枯折皆相号。棘枝风哭酸,桐叶霜颜高。”
分類:
枯萎
断折
《分类字锦》:
折三
宋史食货志:绍兴二十三年,诏利州并铸折二钱,后又铸折三钱。
分类:
钱币
《漢語大詞典》:
折末
见“ 折莫 ”。
《國語辭典》:
折莫
拼音:
zhē mò
1.不论、不管。《董西厢》卷一:「折莫老的、小的、俏的、村的,满坛里热荒。」《水浒传》第七一回:「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钱粮广积、害民的大户,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也作「遮莫」。
2.尽管、即使。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折莫便一来一往,一上一下,将咱解劝,总盖不过你这前愆。」也作「遮莫」。
分類:
莫非
任凭
不论
不管
或许
许
《韵府拾遗 霰韵》:
折绢(折绢)
文献通考:湖州丁绢多所隐漏,守臣陈之茂请折绢以五千为匹。
《分类字锦》:
折二
见折三注。
分类:
钱币
《漢語大詞典》:
折鼎
见“ 折足覆餗 ”。
《國語辭典》:
折足覆餗
拼音:
zhé zú fù sù
折足,鼎足折断。覆餗,鼎内的食物翻覆。语本《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比喻不能胜任,必致失败。《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也作「折鼎覆餗」。
分類:
食物
能胜任
败事
《漢語大詞典》:
折腰吏
晋 陶潜 为 彭泽县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
《
晋书
》
本传。后因以“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 唐
白居易
《旱热》
诗:“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
诗:“自嘆犹为折腰吏,可怜驄马路傍行。”参见“ 折腰 ”。
分類:
陶潜
彭泽县
本传
《國語辭典》:
折腰
拼音:
zhé yāo
1.弯腰行礼。如:「折腰拜谢」。也作「折要」。
2.弯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
李白
〈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作「折要」。
分類:
折腰
弯曲
弯腰
崇敬
舞貌
百戏
格律诗
行礼
鞠躬
倾倒
节目
屈身
身事
事人
《國語辭典》:
折本
拼音:
shé běn
本钱亏损。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权做这场折本买卖。」《金瓶梅》第六二回:「宁可折本,休要饥损。」
分類:
赔本
亏本
奏折
长卷
书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