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折腰行
  
孙眉
 
孙寿愁眉
 
龋齿孙娘
  
妆浅休啼脸
 
孙寿妖态
 
孙寿眉
  
孙寿折腰

相关人物
梁冀
 
孙寿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玄孙)梁冀〉~79~
弘农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军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诸子,则其妻宜为邑君。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墯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亦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服妖〉~3270~
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要步者,足不在体下。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此近服妖也。

例句

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李瀚 蒙求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李端 妾薄命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罗隐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

堕髻还名寿,修蛾本姓秦。 韩偓 无题之二

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六

典故     
为米折腰
 
折腰为米
 
折腰为五斗
  
五斗折
  
折腰辱
 
元亮折腰
 
辞小秩
 
腰恒折
  
折腰营口腹
 
不事小儿
 
低头为米
 
督邮束带
 
为米负初心
 
折为督邮腰
    
渊明五斗米
 
渊明未肯低头为米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简释

五斗米:喻微薄俸禄。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斗粟:喻兄弟相残。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


例句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折腰五斗间,僶俛随尘埃。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应怜折腰吏,冉冉在风尘。 司空曙 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 岑参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 岑参 衙郡守还

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岑参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张循之 送王汶宰江阴

犹胜堕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尘。 徐夤 鸿门

既舍三山侣,来馀五斗粮。 曹邺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李商隐 自贶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李嘉祐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李白 口号赠徵君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李白 寻紫极宫感秋作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

小县情未惬,折腰君莫辞。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杜甫 官定后戏赠

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

远别更搔首,初官方折腰。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白居易 北亭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白居易 忆微之

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 皇甫冉 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钱起 送孙十尉温县

始愿今不从,区区折腰禄。 钱起 过沈氏山居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韦应物 沣上西斋寄诸友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韦应物 赠王侍御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韦应物 杂言送黎六郎

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沈浮。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右相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 封丘作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國語辭典》:折腰  拼音:zhé yāo
1.弯腰行礼。如:「折腰拜谢」。也作「折要」。
2.弯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作「折要」。
《國語辭典》: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
《漢語大詞典》:折腰吏
晋 陶潜 为 彭泽县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因以“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 唐 白居易 《旱热》诗:“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自嘆犹为折腰吏,可怜驄马路傍行。”参见“ 折腰 ”。
《國語辭典》:折腰  拼音:zhé yāo
1.弯腰行礼。如:「折腰拜谢」。也作「折要」。
2.弯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作「折要」。
《漢語大詞典》:折腰菱
菱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芰,今人但言菱芰,诸解草木书,亦不分别。唯 王安贫 《武陵记》言: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今 苏州 折腰菱多两角。”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一:“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國語辭典》: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
《漢語大詞典》:折腰禄
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遂以“折腰禄”指下级官吏的微薄薪俸。 唐 钱起 《过沈氏山居》诗:“始愿今不从,区区折腰禄。”参见“ 折腰 ”。
《國語辭典》:折腰  拼音:zhé yāo
1.弯腰行礼。如:「折腰拜谢」。也作「折要」。
2.弯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作「折要」。
《漢語大詞典》:折腰句
格律诗中的七律,通常是上四下三格,间有上三下四或上五下二,皆为折腰句。如 唐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诗:“大屋簷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参阅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分类字锦》:为米折腰(为米折腰)
南史陶潜传: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分类:粟米
《国语辞典》:不为米折腰(不为米折腰)  拼音:bù wèi mǐ zhé yāo
比喻人品清高淡泊。参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条。《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不为米折腰,陶渊明不拜吏胥。」
《国语辞典》:五斗折腰  拼音:wǔ dǒu zhé yāo
本指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不愿为微薄的俸禄而屈就于人。典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后比喻为微薄的俸禄屈身事人。宋。黄庭坚〈次韵寅庵〉诗四首之二:「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宋。杨万里〈归去来兮引。求为吏东西〉词:「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国语辞典》:折腰升斗  拼音:zhé yāo shēng dǒu
比喻因做官而受屈辱。参见「折腰五斗」条。宋。杨泽民〈六么令。道骨仙风〉词:「折腰升斗,辜负当年旧松菊。」
《国语辞典》:折腰五斗  拼音:zhé yāo wǔ dǒu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喻指官俸。折腰五斗比喻为做小官而屈辱自己。见《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也作「折腰升斗」。
《國語辭典》: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為五斗米折腰)  拼音: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不愿为微薄俸禄卑躬屈膝的谄媚奉迎。语本《晋书。卷九四。隐逸列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后比喻人品清高淡泊。《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國語辭典》:摧眉折腰  拼音:cuī méi zhé yāo
低头弯腰。形容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的样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漢語大詞典》:堕髻(墮髻)
堕马髻的省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 晓梦綃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宋 张先 《菊花新》词:“堕髻慵妆来日暮,家在画桥堤下住。”
分類:堕马髻
《漢語大詞典》:啼妆(啼粧)
见“ 啼粧 ”。
亦作“ 啼糚 ”。亦作“ 啼妆 ”。 1. 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2).借指美人的泪痕。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一本作“ 粧 ”。
《漢語大詞典》:折步
见“ 折腰步 ”。
《國語辭典》: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
《漢語大詞典》:堕马妆(墮馬粧)
犹堕马髻。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夜烛飞鸞影,晨匳堕马粧。”
分類:堕马髻
《漢語大詞典》:梁家黛
指女子的美眉。典出后汉书·梁冀传:“﹝ 梁妻 ﹞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 李贤 注:“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唐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 梁 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分類:女子
《漢語大詞典》:五斗禄
指微薄的官俸。 唐 孟浩然 《京还赠张维》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详“ 五斗米 ”。
分類:微薄官俸
《國語辭典》:五斗米  拼音:wǔ dǒu mǐ
语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比喻微薄的俸禄。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宋。范成大初入湖湘怀南州诸官〉诗:「怀哉千金躯,博此五斗米。」
《國語辭典》:五斗米  拼音:wǔ dǒu mǐ
语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比喻微薄的俸禄。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宋。范成大初入湖湘怀南州诸官〉诗:「怀哉千金躯,博此五斗米。」
《漢語大詞典》:五斗粟
指微薄的官俸。 元 耶律楚材 《和刘子中韵》诗:“今日君之来,非为五斗粟。” 明 李东阳 《五斗粟》诗:“五斗粟不屈人,五株柳不出门。”详“ 五斗米 ”。
分類:微薄官俸
《國語辭典》:五斗米  拼音:wǔ dǒu mǐ
语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比喻微薄的俸禄。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宋。范成大初入湖湘怀南州诸官〉诗:「怀哉千金躯,博此五斗米。」
《漢語大詞典》:屈腰
折腰。指屈身事人。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空嗟镊鬚日,犹是屈腰年。”
《漢語大詞典》:斗粟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粮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宋史·食货志上二:“尺縑斗粟,未闻有所增益。” 明 张居正 《答广中督抚书》:“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归降。”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 汉文帝 刘恒 之弟 淮南厉王 刘长 谋反失败,被押解去 蜀郡 严道县 ,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晋书·王沈等传论:“‘斗粟’兴謡,‘踰里’成咏。”新唐书·吴兢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斗粟’之刺,《苍蝇》之诗,不可不察。”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间,圣贤所难。下至 汉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语, 唐 宫飞鏃。贵极万乘,富兼九州。岂曰无家,兄弟为讐。”参见“ 尺布斗粟 ”。
《國語辭典》:尺布斗粟  拼音:chǐ bù dǒu sù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
《漢語大詞典》:腰折
折腰。谓屈身事人。 唐 元稹 《送友封》诗之二:“若见中丞忽相问,为言腰折气衝天。”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当年五斗米,今日二千石,还似旧时,腰折来犹未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光复文献〉附录〈忠告汉奸文〉》:“或腰折五斗米,或脚踏两边船,无非欲谋个人之私利,无非欲博无耻之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