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楯鼻  拼音:shǔn bí
盾牌的把手。唐。韩翃寄哥舒仆射〉诗:「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分類:盾牌把手
《漢語大詞典》:楯墨
北史·文苑传·荀济:“ 济 初与 梁武帝 布衣交,知 梁武 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后因以“楯墨”为文人从军研墨草檄的典故。 宋 苏轼 《送曹辅赴闽漕》诗:“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乾。” 清 周亮工 《丙申寒食同张玄洲暨诸同社重登诗话楼凄然有感》诗之二:“莫向层城听剑戟,空从楯墨感人琴。”
《漢語大詞典》:磨盾鼻
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 磨盾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 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漢語大詞典》:刀把
亦作“ 刀靶 ”。亦作“ 刀欛 ”。
(1).刀的把手。 汉 班固 《与窦宪笺》:“令赐 固 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右手四指拢定了刀靶,大拇指按住了刀子的掩心。” 赵树理 《三里湾》十五:“整个的上滩,像一把菜刀,那一带地就像刀把。”
(2).比喻把柄。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见他莫把威严吓,乡民易惊怕。骗得状词来,杀人有刀欛。”红楼梦第六八回:“谁知越使钱,越叫人拿住刀靶儿,越发来讹。”
(3).比喻权柄。参见“ 刀把子 ”。
《漢語大詞典》:刀把子
刀把。多用以比喻兵权或杀生大权。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五:“ 黎元洪 身边全是旧人,刀把子操在他手里,到底可靠不可靠?”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四》:“刀把子总有一天会拿在我们手里的。”
《國語辭典》:刀柄  拼音:dāo bǐng
刀的把手。
《漢語大詞典》:鞟鞃
指车轼当中用皮革包裹的把手处。
《漢語大詞典》:旋手
旋开门窗的把手。 叶圣陶 《小铜匠》:“有几处门窗的旋手和窗钩已经损坏了。”
《国语辞典》:截门(截门)  拼音:jié mén
一种安装在管道中间的阀门,把手多呈环状,旋紧时,可阻塞管道。
《國語辭典》:盖碗(蓋碗)  拼音:gài wǎn
有盖的茶杯。比盖盅儿大些。《红楼梦》第四一回:「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國語辭典》:摊牌(攤牌)  拼音:tān pái
1.玩牌时,翻开底牌给大家看,称为「摊牌」。
2.比喻到最后阶段坦白相示。如:「我决定今晚就和他摊牌。」
《漢語大詞典》:闸把(閘把)
制动闸的把手。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战士的心》:“左手残废右手干,一只手握闸把如钢似铁。”
分類:制动把手
《漢語大詞典》:挽捉
扶手,把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从 鉢卢勒国 向 乌场国 ,铁锁为桥,悬虚为渡,下不见底,旁无挽捉,倏忽之间,投躯万仞,是以行者望风谢路耳。”
分類:扶手把手
《漢語大詞典》:锁柄(鎖柄)
新式门锁的供开关的把手。 茅盾 《子夜》十四:“忽然书房门上的锁柄一响, 吴荪甫 像从噩梦中警醒直跳了起来。”
《国语辞典》:桯子  拼音:tīng zi
锥子等工具的木把手或木杆子。
《国语辞典》:苍蝇拍子(苍蝇拍子)  拼音:cāng ying pāi zi
打苍蝇的用具。由小块铁纱网或皮革加上把手做成,今多为一体成型的塑胶制品。
《国语辞典》:席盖子(席盖子)  拼音:xí gài zi
用芦席截成圆片,再以竹篾镶边,加一个把手所制成的锅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