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因循 拼音:yīn xún
1.遵循旧习而无所改动。《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谟谋深博,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
2.敷衍慢怠。唐。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这里傍边侧立索慇勤,怎敢道怠因循!」
3.悠游閒散。唐。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唐。韩偓 拥鼻诗:「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4.蹉跎、延误。唐。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2.敷衍慢怠。唐。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这里傍边侧立索慇勤,怎敢道怠因循!」
3.悠游閒散。唐。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唐。韩偓 拥鼻诗:「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4.蹉跎、延误。唐。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漢語大詞典》:缵绍(纘紹)
继承;承袭。《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前朝廓清多难,有战伐之大功;纘詔丕图,有夹辅之盛业。”《水浒传》第一○一回:“制曰:朕以敬天法祖,纘绍洪基。” 明 归有光 《奉慰疏》:“伏念大行皇帝受天明命,纘绍丕图,覆露羣生。”
《漢語大詞典》:绍袭(紹襲)
分類:承袭
《漢語大詞典》:应袭(應襲)
承袭;沿袭。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答应长随……凡双月十六日,例有答应牌子,前往校场比试武职应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领侍卫府》:“每缺出时,移咨该旗,将应袭人员开送,引见补授。”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开元 尺度以十寸为尺,尺二寸为大尺, 五代 世时短,多相应袭,志无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