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删韵》:扶颜(扶颜)
张拱机红鹦鹉赋:糅漏砂以扶颜,隐招松赤;领霞城而刷翅,熟荐樱朱。
《韵府拾遗 蒸韵》:扶绳(扶绳)
刘敞阴山诗: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
《漢語大詞典》:扶拔
即符拔。兽名。《后汉书·章帝纪》:“ 月氏国 遣使献扶拔、师子。” 李贤 注:“扶拔,似麟无角。”参见“ 符拔 ”。
《國語辭典》:符拔 拼音:fú bá
动物名。形状像麟而无角。《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章怀太子注引《续汉书》:「符拔,形似麟而无角。」也作「扶拔」。
分類:兽名
《骈字类编》:五扶
礼记投壶见四指下。后汉书舆服志见一系下。
《漢語大詞典》:阎扶(閻扶)
见“ 阎浮 ”。
《韵府拾遗 泰韵》:扶濊
王胄纪辽东诗:十乘元戎才渡辽,扶濊已冰消。讵似百万临江水,按辔空回镳。
《漢語大詞典》:扶匐
见“ 扶服 ”。
《漢語大詞典》:扶服
亦作“ 扶伏 ”。亦作“ 扶匐 ”。同“ 匍匐 ”。
(1).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礼记·檀弓下》:“《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诗·邶风·谷风》作“匍匐救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折軫。”《南史·隐逸传上·剡县小儿》:“因自投下牀,扶匐至母尸侧,顿絶而死。” 元 揭傒斯 《临川女》诗:“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王闿运 《熊氏墓表》:“睋而有间,恭人暴卒,同官命妇,扶服救丧。”
(2).趴伏于地。《汉书·霍光传》:“ 中孺 扶服叩头曰:‘老臣得託命将军,此天力也。’”《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 携国归化,扶伏称臣。”《南齐书·王敬则传》:“夜着青衣,扶匍道路,为 太祖 听察 苍梧 出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俾遁逃兮无地,咸扶服兮朝天。”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阑斑被绣縵,扶服拜赤帟。”
(1).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礼记·檀弓下》:“《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诗·邶风·谷风》作“匍匐救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折軫。”《南史·隐逸传上·剡县小儿》:“因自投下牀,扶匐至母尸侧,顿絶而死。” 元 揭傒斯 《临川女》诗:“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王闿运 《熊氏墓表》:“睋而有间,恭人暴卒,同官命妇,扶服救丧。”
(2).趴伏于地。《汉书·霍光传》:“ 中孺 扶服叩头曰:‘老臣得託命将军,此天力也。’”《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 携国归化,扶伏称臣。”《南齐书·王敬则传》:“夜着青衣,扶匍道路,为 太祖 听察 苍梧 出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俾遁逃兮无地,咸扶服兮朝天。”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阑斑被绣縵,扶服拜赤帟。”
《漢語大詞典》:扶芳
(1).又名滂藤。卫茅科。以气生根攀登的常绿蔓生灌木。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茎、叶皆可入药,有活血止血、舒筋散瘀、止泻作用。 隋 杜宝 《大业杂记》:“五年, 吴郡 送扶芳二百树。其树蔓生,缠绕它树,叶圆而厚,凌冬不凋。夏月取其叶,微火炙使香,煮以饮,碧渌色,香甚美,令人不渴。”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扶芳藤》﹝集解﹞引 陈藏器 曰:“生 吴郡 ,藤苗小时如络石,蔓延树木。山人取枫树上者用,亦如桑上寄生之意。忌采塚墓间者。 隋 朝 稠禪师 作青饮进 煬帝 止渴者,即此。”
(2).薜荔。桑科。常绿藤本,含乳汁。叶厚革质,椭圆形,下面有凸出的网脉。茎、叶、果皆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作用。 明 杨慎 《薜荔》:“薜荔,又曰扶芳藤。今京人家假山上种巴山虎是也。”
(2).薜荔。桑科。常绿藤本,含乳汁。叶厚革质,椭圆形,下面有凸出的网脉。茎、叶、果皆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作用。 明 杨慎 《薜荔》:“薜荔,又曰扶芳藤。今京人家假山上种巴山虎是也。”
《韵府拾遗 萧韵》:扶镳(扶镳)
刘弇元符南郊大礼赋:绛纱万枝,扶镳夹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