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扫 → 埽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扫清(掃清)
(1).平定廓清。
《后汉书·刘陶传》:“ 穆 前在 冀州 ,奉宪操平,摧破姦党,扫清万里。”
《水浒传》第六七回:“伏乞陛下圣旨,星夜差人,调此一枝人马,克日扫清水泊。”
(2).祭扫。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 李善 注引
《吴书》:“ 坚 入 洛 ,扫除 汉 宗庙,祠以太牢。”
(3).清除。 唐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诗之一:“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漢語大詞典》:扫迹(掃跡)
见“ 扫跡 ”。
亦作“扫蹟”。
(1).扫帚扫过的痕迹。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2).扫除车轮痕迹。表示谢绝宾客。 南朝 齐
孔稚圭 :“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跡。”
(3).指绝迹。 宋
陆游 《山园杂咏》之三:“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
《國語辭典》:扫榻(掃榻) 拼音:sǎo tà
1.清扫床上的灰尘。宋。葛长庚〈懒翁斋赋〉:「雨送添砚之水,竹供扫榻之风。」
2.汉代太守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稚到来时特设一榻。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后以扫榻表示欢迎嘉宾。宋。
陆游 〈〉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西湖佳话。西冷韵迹》:「妾既邀鲍先生到此,本当扫榻,亲荐枕衾,又恐怕流入狎邪之私,而非慷慨相赠之初心。」
《漢語大詞典》:埽除
(1).打扫;去除。
《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 宋
苏舜钦 :“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
(2).除掉;廓清。
《汉书·景帝纪》:“ 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 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
《國語辭典》:拜扫(拜掃) 拼音:bài sǎo
扫墓、上坟。唐。
柳宗元 〈〉:「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墓在西跨塘福寿山祖茔之侧,每年春日,必挈芸拜扫。」
《國語辭典》:扫尘(掃塵) 拼音:sǎo chén
1.扫去尘垢。《淮南子。原道》:「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取新垒其如拾芥,扑朱爵其犹扫尘。」
2.比喻平定乱事,使地方安靖。汉。
李陵 〈〉:「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分类字锦》:扫花(扫花)
杜牧
惜春诗 怅望送春杯,慇勤扫花帚。
张适 诗 鹤避扫花童。
《國語辭典》:汛扫(汛掃) 拼音:xùn sǎo
1.洒扫。宋。
陆游 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聊斋志异。卷十。珊瑚》:「惟身代母操作,涤器汛扫之事皆与焉。」
2.引申为扫荡。《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
《國語辭典》:扫眉(掃眉) 拼音:sǎo méi
画眉。唐。王建〈贻小尼师〉诗:「新剃青头发,生来未扫眉。」唐。
司空图 诗三首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
《漢語大詞典》:扫雪(掃雪)
(1).扫除积雪。 唐
李白 《游谢氏山亭》诗:“扫雪松下去,捫萝石道行。”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扫雪迎宾》:“巨豪 王元寳 ,每至冬月大雪之际,令僕夫自本家坊巷口,扫雪为逕路,躬亲立於坊前,迎接宾客。”
(2).兽名。貂属。 清 孟瑢樾
《丰暇笔谈·扫雪鼠》:“扫雪,似貂而小,长不及五六寸,毛短而匀,腹正白……或曰凡有貂之地,必有扫雪。貂之出入,以扫雪为前导,经过处皆无残雪,故名‘扫雪’云。”
《漢語大詞典》:扫轨(掃軌)
扫除车轮痕迹。比喻隔绝人事。
《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同郡 刘胜 ,亦自 蜀郡 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 李贤 注:“轨,车迹也。言絶人事。” 宋
陆游 《穷途》诗:“全躯希碌碌,扫轨厌纷纷。” 清
黄宗羲 《刘伯绳先生墓志铭》:“塞门扫轨,隣右莫窥其面。”
《國語辭典》:洒扫(灑掃) 拼音:sǎ sǎo
洒水扫地。《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三国演义》第六○回:「奉兄长将令,为大夫远涉风尘,令关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
《漢語大詞典》:埽地
(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
《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孔颖达 疏:“初则燔柴於大坛,燔柴讫,於坛下扫地而设祭。此 周 法也。”
《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饗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世。’”
《后汉书·张酺传》:“ 显节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
(2).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
《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 秦 灭六国,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而字学埽地矣。”
《國語辭典》:横扫(橫掃) 拼音:héng sǎo
迅速猛烈的掠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两只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