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扫 → 埽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相关人物
严延年


《汉书》卷九十《酷吏传·严延年传》
「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也。……迁河南太守……奏可论死,奄忽如神。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号曰『屠伯』。令行禁止,郡中正清。」「坐怨望非谤政治不道弃市。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閤不见。延年免冠顿首閤下,良久,母乃见之,因数责延年曰:『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顿首谢,因自为母御,归府舍。母毕正腊,谓延年:『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埽除墓地耳。』」唐·颜师古注:「言待其丧至也。」

例句

苟弟转酷,严母扫墓。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扫墓(掃墓)  拼音:sǎo mù
祭扫坟墓。《宋史。卷三五二。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也作「扫坟」。
《漢語大詞典》:扫墓望丧(掃墓望喪)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严延年 迁 河南 太守,其母从 东海 来,欲从 延年 腊,到 洛阳 ,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 延年 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 延年 果败。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且 于公 高门以待封, 严母 扫墓以望丧。”隋书·隐逸传·李士谦:“积善餘庆,积恶餘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非休咎之应邪?”
《漢語大詞典》:埽墓
(1).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埽除墓地耳。” 颜师古 注:“言待其丧至也。”后以“埽墓”为等待祸发之典。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南齐 徐文景 方贵盛,其父深忧之曰:‘我正当埽墓待丧耳。’”
(2).于坟上培土,清除荒草,并进行祭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类·蟒》:“ 乾道 间, 歷阳 芮不疑 ,从父埽墓。”
《漢語大詞典》:严母扫墓(嚴母掃墓)
汉 严延年 迁 河南 太守,其母从 东海 来,欲从 延年 腊祭。到 洛阳 ,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 延年 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且 于公 高门以待封, 严母 扫墓以望丧。”
《国语辞典》:民族扫墓节(民族扫墓节)  拼音:mín zú sǎo mù jié
清明节的别称。参见「清明节」条。
分类:清明节
《国语辞典》:扫墓节(扫墓节)  拼音:sǎo mù jié
清明节的别称。原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西元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定都后,为慎终追远和崇敬祖先,乃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参见「清明节」条。
《漢語大詞典》:扫墓望丧(掃墓望喪)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严延年 迁 河南 太守,其母从 东海 来,欲从 延年 腊,到 洛阳 ,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 延年 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 延年 果败。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且 于公 高门以待封, 严母 扫墓以望丧。”隋书·隐逸传·李士谦:“积善餘庆,积恶餘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非休咎之应邪?”
《國語辭典》:洒扫(灑掃)  拼音:sǎ sǎo
洒水扫地。《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三国演义》第六○回:「奉兄长将令,为大夫远涉风尘,令关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
《漢語大詞典》:扫松(掃松)
扫墓。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先垄》:“吾乡多於至节、岁节、清明诣坟所……乘祭之后,大率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游览,尽观而归。至节、岁节非扫松也,祇赏梅耳;清明非省墓也,祇踏青耳。”古谣谚·〈寒食占雨谚〉序:“《四时占候》:寒食係清明前一日,人家墓祭,谓之‘扫松’。”
分類:扫墓
《漢語大詞典》:上墓
扫墓。 宋 王溥 唐会要·寒食拜埽:“ 开元 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 明 张萱 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分類:扫墓
《漢語大詞典》:访垄(訪壟)
指扫墓。 宋 梅尧臣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诗:“下马古 成都 ,访垄得乔木。扫籜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分類:扫墓
《國語辭典》:清明  拼音:qīng míng
1.清澈明净。《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2.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
4.声音清澈响亮。唐。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5.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漢語大詞典》:清明风(清明風)
谓东南风。《淮南子·天文训》:“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史记·律书:“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分類:东南风
《漢語大詞典》:上冢(上塚)
亦作“ 上塚 ”。 指首辅,朝廷大臣。 宋 宋祁 《贺孔谏议上任启》:“干将沃若,式观上冢之容;粉米襜如,更重趋庭之训。”
亦作“ 上塚 ”。 上坟,扫墓。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上:“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於塋树。” 元 萨都剌 《崔镇阻风有感》诗:“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近清明,南人北人俱上塜,桃花杏花飞满城。”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连鑣双使节,上塜一迴车。”
《國語辭典》:拜扫(拜掃)  拼音:bài sǎo
扫墓、上坟。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墓在西跨塘福寿山祖茔之侧,每年春日,必挈芸拜扫。」
分類:扫墓上坟
《國語辭典》:墓祭  拼音:mù jì
在墓地祭奠。《晋书。卷二○。礼志中》:「古无墓祭之礼。汉承秦,皆有园寝。」《清史稿。卷九三。礼志一二》:「士庶人丧礼,顺治初年,定制,士、庶卒,用朱棺,榇一层,鞍马一。……一月殡,三月葬。墓祭纸币、酒肴有定数。」
分類:祭祀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