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6,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执膰
谦执
执符
执相
执信
执志
久执
执杖
封执
扬执戟
迷执
主执
执用
执定
执本
《漢語大詞典》:执膰(執膰)
谓古代于祭祀后向参祭者分祭肉。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分類:祭祀祭肉
《漢語大詞典》:谦执(謙執)
执意谦让。 宋 宋祁 《赐田况让职不允诏》:“嘉此成效,已令进秩,何循谦执,乃乞让还。”
分類:执意谦让
《漢語大詞典》:执符(執符)
(1).持符节。比喻守信。 汉 扬雄 《法言·修身》:“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
(2).指使相符;谨守。《明诗纪事丁籤》卷一引 明 王廷相 家藏集:“游精於 秦 汉 ,割正於 六朝 ,执符於《雅》《謨》,参变於诸子。”
《漢語大詞典》:执相(執相)
执著于形相。 明 李贽 《金刚经说》:“盖﹝ 朱子 ﹞见世人执相求佛,不知即心是佛,卒以毁形易服,遗弃君亲之恩而自畔於教,故发此语。”
分類:执著形相
《漢語大詞典》:执信(執信)
秉持信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夫 申胥 之长吟, 夷叔 之全洁, 展季 之执信, 苏武 之守节;可谓固矣。”
分類:秉持信义
《漢語大詞典》:执志(執志)
坚持素志,不改变其操守。后汉书·逸民传·高凤:“ 凤 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 唐 张九龄 《敕勃律国王书》:“知卿忠赤,输诚国家,外贼相诱,执志无二。”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明 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骈字类编》:久执(久执)
元经薛氏傅见久荷下。 枚乘七发:久执不废。
《漢語大詞典》:执杖(執杖)
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斑衣罢想,纵然归去,又怕带麻执杖。”湘剧《琵琶上路》:“为儿子的不能够披麻执杖。”
《漢語大詞典》:封执(封執)
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唐 成玄英 疏:“初学大贤,邻乎圣境,虽復见空有之异,而未曾封执。”原谓执持事物的界域,后引申为固执,执著。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序:“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警其衰耄封执之惑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至于出纳移用,均会有无,则专吝封执,动相违戾。”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於是乃不恤守文之非难,扫除情见之封执。”
《漢語大詞典》:扬执戟(揚執戟)
指 汉 代 扬雄 。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有“昔 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语,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独有 扬执戟 ,闭关草《太玄》。” 唐 李端 《赠康洽》诗:“声名常压 鲍参军 ,班位不过 扬执戟 。”
分類:扬雄
《漢語大詞典》:迷执(迷執)
迷惑执著;执迷不悟。《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此时对论除迷执,这遍谈扬显正真。”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觉悟因傍喻,迷执由当局。” 朱自清 《〈梅花〉后记》:“其实呢,一堆腐骨,原无足惜;但人究竟是人,明知是迷执,打破却也不易的。”
《漢語大詞典》:主执(主執)
固执己见。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答人问九江说:“ 胡氏 亦既设辞自疑,而不敢主执矣。”
分類:固执己见
《漢語大詞典》:执用(執用)
使用。《前汉书平话》卷上:“ 陈豨 造反,多因为寡人与 陈豨 军屯衣甲器物,是他 韩信 执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
分類:使用
《漢語大詞典》:执定(執定)
(1).犹坚持。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所思少窒,仍放过,且閲他篇,不可执定,復酌酒酣卧,迨心思稍清,起而裁之。”红楼梦第六九回:“若只管执定主意,岂不怕……死无葬身之地。”
(2).牢牢地拿着。《水浒传》第六十回:“ 项充 、 李衮 得令,各执定蛮牌,挺着标枪飞剑,只等 樊瑞 作用。”
分類:牢牢坚持
《漢語大詞典》:执本(執本)
把握根本。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君者执本,相执要,大夫执法,以牧其羣臣。”汉书·艺文志:“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分類:把握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