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执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以身内之五根五境为非执受之法,执受者,执为摄之义、持之义,受为领之义、觉之义也,摄为自体,持使不坏。又共安危能生苦乐等之觉解,名为执受。唯识述记二本曰:「言执受义者。执者,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安危共同而领受之能生觉受,名为执受。」
执花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大指与拇指相捻如执花之形,馀指申散而竖之,即是。大日经疏十六曰:「执花印空风相捻,如执花形,馀指申散而竖之。」
执取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粗相之一。(参见:六粗)
【三藏法数】
谓依前相续缘念苦乐等境,心起著故,是名执取相。
执持
【佛学大辞典】
(杂语)固执不动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
【佛学常见辞汇】
坚持不变。
执相应染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六染心之一。
执师子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梵云僧伽罗Sim%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僧伽罗者,释迦如来因位为大商主时之名,始入于彼处而立国,因取其名为国号。见西域记十一。
执情
【佛学大辞典】
(杂语)执著之妄情也。五教章中曰:「以执情而惊怪。」
执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固著于事物而不离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下四曰:「大德顺佛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著。」
【佛学常见辞汇】
坚持或固执的意思。
【俗语佛源】
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众生虚妄的「执著」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著」谓固执而不知变通。如《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著,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今又以「执著」指坚定不移。如:他执著地追求艺术的创新。(李明权)
执障
【佛学大辞典】
(杂语)我执与烦恼障,又法执与所知障也。
执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九执七曜也。梵Graha。
执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三藏之一。阿赖耶者,藏之义,以含藏一切法故也。而此藏识常恒为第七末那识所缘而被为我执,故名执藏。唯识述记三本曰:「我爱缘之,为执藏义。」
部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各部之执见也,如小乘二十部之类。唯识枢要上本曰:「佛涅槃后,因彼大天,部执竞兴。」唯识了义灯一本曰:「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
部执异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世友大菩萨造,陈真谛译。与异部宗轮论同本异译。
部异执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部执异论之异名。
恶执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屠者之极恶者。俱舍光记十九曰:「诸旃陀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
【佛学次第统编】
极恶者,曰恶执恶,诸旃陀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