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3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设辞
设词
藉词
饰词
推称
造托
假辞
设端
回托
《國語辭典》:
设辞(設辭)
拼音:
shè cí
假托的言词。《红楼梦》第二八回:「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一饮,恐又推托,故说下这句话。」
分類:
托词
措辞
《漢語大詞典》:
设词(設詞)
(1).托词。
《元典章·刑部八·取受》
:“诸衙门出使人员往往於各处官司因事取受钱物,事发被问,推称并不知会,係是随从并过钱人隐藏,或故纵在逃,虚称某处去讫。如此设词,不肯承伏。”
(2).措辞。 明 许誉卿
《剖质疏纠疏》
:“臣草疏毕,又见 体仁 罪状自明一疏,大都依傍前旨,而设词甚苦。”
分類:
措辞
托词
《國語辭典》:
藉词(藉詞)
拼音:
jiè cí
假藉言词,以为推卸的理由。《清会典。卷一八一。户部。库藏》:「不得以无人挑选,藉词推诿。」
分類:
托词
借口
《國語辭典》:
饰词(飾詞)
拼音:
shì cí
1.经过修改美化的文词。汉。王充《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词,为奇伟之观也。」
2.假托言词以掩盖过失。《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势看来,自是如此。但是上头问下来,这一句话却难以登答,明明像个饰词了。」
分類:
饰词
掩饰
藻饰
华美
饰言
言辞
真相
空洞
修辞
词藻
托词
《國語辭典》:
推称(推稱)
拼音:
tuī chēng
推辞。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小官奉秦昭公之命,选下吉日良辰,请成公渑池会盟,愿早赴会,莫得推称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夫人遣妾莫消停,请先生勿得推称。」
分類:
托词
推奖
故推
称许
推托
借口
《漢語大詞典》:
造托
编造托词。
分類:
编造
托词
《漢語大詞典》:
假辞(假辭)
亦作“ 假词 ”。 托词。 明
李东阳
《南山草堂记》
:“若 渊明 、 丁江 、 左叔世 假辞於折腰,寄兴於采菊。” 清 捧花生
《画舫余谭》
:“ 素月 以其举止非是,假词却之。”
分類:
托词
《漢語大詞典》:
设端(設端)
(1).寄托于舌端。谓寄托思想、感情于吟咏。 明
汤显祖
《豫章揽秀楼赋》
:“诞 江 阳之俶诡,常寄言而设端。”
(2).寄托于舌端。托词。 明
鹿善继
《认真草·与兵垣书》
:“简汰之説,设端更巧。被戎行以尝有之事,则取信易;为海内持省餉之名,悚听更易。”
分類:
寄托
托词
托思
思想
感情
吟咏
《漢語大詞典》:
回托(迴託)
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
“ 太祖 遂为 魏公 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献帝春秋》
云 彧 欲发 伏后 事而求使至 鄴 ,而方诬 太祖 云‘昔已尝言’。言既无徵,迴託以 官渡 之虞,俛仰之閒,辞情顿屈,虽在庸人,犹不至此,何以玷累贤哲哉!”
分類:
改换
托词
借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