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石车(發石車)  拼音:fā shí chē
装有机械,可以将大石块抛向远处的车辆。晋。傅玄马钧传〉:「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
《漢語大詞典》:楚剥
谓打击,伤害。晋书·刘乔传:“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而股肱之臣不惟国体,职竞寻常,自相楚剥,为害转深,积毁销骨。”
分類:打击伤害
《漢語大詞典》:侵克(侵剋,侵尅)
侵克:侵害打击。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侵克贤者,诛戮降伏,谤訕仙圣,伤残道士。”
侵尅:亦作“ 侵剋 ”。侵吞克扣。 唐 元结 《再谢上表》:“今四方兵革未寧,赋敛未息,百姓流亡转甚,官吏侵尅日多。” 明 唐顺之 《牌》:“若有州县官忍心害理,逆天妬民,那移别用,侵尅入己,岂惟宪典所不容,抑亦鬼神所不恕。”明史·宦官传二·高起潜:“已而诸监多侵剋军资,临敌輒拥精兵先遁,诸将亦耻为之下,缘是皆无功。”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本院若还差官去糴,又差官去散,经过两番侵尅,就要少了一分军粮。”
《國語辭典》:泼冷水(潑冷水)  拼音:pō lěng shuǐ
打消对方的热情或兴致。如:「我原本找他帮忙,结果被他泼了一身冷水回来,真是扫兴。」也作「浇冷水」。
分類:打击热情
《漢語大詞典》:歼扑(殲撲)
消灭打击。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 瀟湘 举斧, 庸蜀 弯弓,凡厥兇徒,谁不歼扑。”
分類:消灭打击
《國語辭典》:拦击(攔擊)  拼音:lán jí
拦截攻击。如:「拦击行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正确的情报和审慎的计画。」《清史稿。卷四七五。列传。洪秀全》:「寇乘虚袭城,伏起拦击,世忠返队夹攻,寇大败,夜走滁州。」
《國語辭典》:迎头痛击(迎頭痛擊)  拼音:yíng tóu tòng jí
迎面加以致命的打击。《发财秘诀》第一○回:「倘使此辈都是识时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國語辭典》:万念俱灰(萬念俱灰)  拼音:wàn niàn jù huī
所有念头全化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中国现在记》第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也作「百念皆灰」。
《國語辭典》:头破血流(頭破血流)  拼音:tóu pò xiě liú
形容惨遭修理或悽惨的样子。《西游记》第四四回:「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但是你公公这一下子交不出人来,这个钉子怕不碰得头破血流。」也作「头破血淋」、「头破血出」。
《國語辭典》:同仇敌忾(同仇敵愾)  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同仇,一致对付仇敌。参见「同仇」条。敌忾,抵禦所恼恨的人。参见「敌忾」条。同仇敌忾指共同抱著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抗敌人。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五。讷亲》:「金川虽云小丑,而老师糜饷,克捷无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念。」
《国语辞典》:擒贼擒首(擒贼擒首)  拼音:qín zéi qín shǒu
打击敌人要先打击为首的人。比喻办事情要能把握关键。如:「调查人员首先针对涉案的高层主管进行调查,打算擒贼擒首,找出主犯。」
《国语辞典》:三振出局  拼音:sān zhèn chū jú
1.棒球比赛时,二好球后,投手再投出好球而打击者未挥棒,或投手投球后,打击者挥棒落空,球被捕手捕接,此时,打击者遭出局判决。也作「三振」。
2.比喻被取消参与事务的权力。如:「在角逐总经理宝座的竞赛中,他早被三振出局了!」也作「三振」。
《国语辞典》:扶善惩恶(扶善惩恶)  拼音:fú shàn chéng è
帮助善良,打击邪恶。如:「治安恶化的时候,大家更应该团结合作扶善惩恶,打击犯罪。」
《国语辞典》:利空出尽(利空出尽)  拼音:lì kōng chū jìn
股票术语。当利空消息不断的打击股市时,股价也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反应之后,即使再出现利空消息,股价反而不会下挫。
《国语辞典》:蓝波主义(蓝波主义)  拼音:lán bō zhǔ yì
美国总统雷根主张打击恐怖主义,以实力贯彻美国外交政策,常被戏称为「牛仔总统」。后因电影第一滴血男主角「蓝波」,一人打败大批越共,成为美国英雄主义的象徵,好事者为创新词,遂以「蓝波主义」贬斥雷根依赖武力,报复打击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