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
词典
6
分类词汇
31
共3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抽鞭子
揍人
反巴掌
藜暴
挥掌
伯俞泣杖
打出头棍
打耳刮子
打响瓜儿
动手动脚
打板子
打冷捶
打杠子
拉劝
毛板
《国语辞典》:
抽鞭子
拼音:
chōu biān zi
用鞭子打人。
分类:
鞭子
打人
《国语辞典》:
揍人
拼音:
zòu rén
用拳头或棍棒打人。如:「他脾气暴躁,一不顺心便想揍人出气。」
分类:
拳头
棍棒
打人
《国语辞典》:
反巴掌
拼音:
fǎn bā zhǎng
用手背打人,称为「反巴掌」。
分类:
用手
手背
打人
《国语辞典》:
藜暴
拼音:
lí bào
握拳突出中指关节击打人的头额。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早知上圣来到,慌忙迎笑,若还不笑,凿个藜暴。」也作「栗暴」。
分类:
握拳
突出
中指
关节
击打
打人
头额
《国语辞典》:
挥掌(挥掌)
拼音:
huī zhǎng
举起手掌打人。如:「这位小兄弟,㕷的一声,挥掌就打伤了他的对手。」
分类:
起手
手掌
打人
《国语辞典》:
伯俞泣杖
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汉朝韩伯俞受母责打,由母亲打人时的力气感受到母亲体力衰弱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分类:
汉朝
责打
母亲
打人
人时
力气
感受
体力
力衰
衰弱
哭泣
《国语辞典》:
打出头棍(打出头棍)
拼音:
dǎ chū tóu gùn
一种杖刑。行杖时不用棒头而用棒身打人,以减轻疼痛。《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相处得好的,因此反加周全,好生打个出头棍儿,不甚利害。」
分类:
杖刑
打人
《国语辞典》:
打耳刮子
拼音:
dǎ ěr guā zi
以手掌掴打人的脸颊。《
红楼梦
》第五九回:「他娘也正为芳官之气未平,又恨春燕不遂他的心,便上来打耳刮子。」也称为「打耳光」。
分类:
手掌
打人
脸颊
《国语辞典》:
打响瓜儿(打响瓜儿)
拼音:
dǎ xiǎng guā ér
指用手掌打人头颅所发出的清脆声音。《金瓶梅》第七七回:「小油嘴儿,你倒和李桂姐两个,把应花子打的好响瓜儿。」
分类:
用手
手掌
打人
人头
头颅
发出
清脆
声音
《國語辭典》:
动手动脚(動手動腳)
拼音:
dòng shǒu dòng jiǎo
1.打闹。《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2.调戏妇女。如:「你敢对她动手动脚,我就对你不客气!」《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档子班的女人,叫名头是卖技不卖身的,他偏要同他们动手动脚。」
分類:
动手动脚
男女
动手
着手
打人
挑逗
戏弄
举动
《国语辞典》:
打板子
拼音:
dǎ bǎn zi
用木板打人。《
儒林外史
》第四七回:「庄户因方府上田主子下乡要庄户备香案迎接,欠了租又要打板子,所以不肯卖与他。」
分类:
木板
打人
《漢語大詞典》:
打冷捶
谓乘对方冷不防时出手打人。 梁斌
《播火记》
六:“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住了手,你们还打冷捶!”
分類:
时出
出手
打人
《漢語大詞典》:
打杠子
用棍子打人,拦路抢劫。比喻夺取别人利益。 梁斌
《红旗谱》
三四:“可没有想到,一出门就碰上打杠子的。”
分類:
棍子
打人
拦路抢劫
夺取
取别
利益
《國語辭典》:
拉劝(拉勸)
拼音:
lā quàn
劝架。《红楼梦》第六○回:「袭人等忙上来拉劝,说:『姨奶奶别和他小孩子一般见识,等我们说他。』」
分類:
打架
打人
拉开
劝阻
《國語辭典》:
毛板
拼音:
máo bǎn
毛竹做成的板子。主要用来刑罚犯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既是儒户,与我吟诗。若吟的好,便饶恕你,吟的不好,一百大毛板一个。」《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别了列位官员,分付手下,取大毛板伺候。」
分類:
刑具
打人
毛竹
竹板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