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响瓜儿(響瓜兒)
用手打人脑瓜子作响声。《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那 谢希大 悄悄向他头上打了一个响瓜儿。”《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小油嘴儿,你倒和 李桂姐 两个,把 应花子 打的好响瓜儿。”
《国语辞典》:一打三分低  拼音:yī dǎ sān fēn dī
先动手打人,道理上就先站不住脚。《西游记》第七三回:「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
《国语辞典》:打出头棒子(打出头棒子)  拼音:dǎ chū tóu bàng zi
一种杖刑。行杖时不用棒头打而用棒身打人,以减少疼痛。《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且说张荩幸喜皂隶们知他是有钞主儿,还打个出头棒子,不致十分伤损。」
分类:杖刑打人
《国语辞典》:打人喊救人  拼音:dǎ rén hǎn jiù rén
(谚语)打人的人反过来喊救人。比喻颠倒是非。如:「自行毁约的人竟然先控诉起来了,真是打人喊救人。」
《国语辞典》:不说不笑,不打不叫(不说不笑,不打不叫)  拼音:bù shuō bù xiào,bù dǎ bù jiào
(谚语)不说出来不会令人发笑;不打人不会令人喊叫。《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夫人且莫恼怒,待小妮子悄悄地说出来,闻夫人一场好笑。俗语云:『不说不笑,不打不叫。』只怕小妮子说出来,夫人又笑又叫。」
《国语辞典》: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拼音:jūn zǐ dòng kǒu,xiǎo rén dòng shǒu
(谚语)有德性的人讲道理,而德性卑劣的人却只会动手打人。《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有什么话,我们当面讲讲开,俗语说的好,叫做是『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怎么你二位连这两句话都不晓得吗?」
《国语辞典》:抽鞭子  拼音:chōu biān zi
用鞭子打人。
分类:鞭子打人
《国语辞典》:揍人  拼音:zòu rén
用拳头或棍棒打人。如:「他脾气暴躁,一不顺心便想揍人出气。」
《国语辞典》:反巴掌  拼音:fǎn bā zhǎng
用手背打人,称为「反巴掌」。
《国语辞典》:藜暴  拼音:lí bào
握拳突出中指关节击打人的头额。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早知上圣来到,慌忙迎笑,若还不笑,凿个藜暴。」也作「栗暴」。
《国语辞典》:挥掌(挥掌)  拼音:huī zhǎng
举起手掌打人。如:「这位小兄弟,㕷的一声,挥掌就打伤了他的对手。」
《国语辞典》:伯俞泣杖  拼音:bó yú qì zhàng
汉朝韩伯俞受母责打,由母亲打人时的力气感受到母亲体力衰弱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国语辞典》:打出头棍(打出头棍)  拼音:dǎ chū tóu gùn
一种杖刑。行杖时不用棒头而用棒身打人,以减轻疼痛。《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相处得好的,因此反加周全,好生打个出头棍儿,不甚利害。」
分类:杖刑打人
《国语辞典》:打耳刮子  拼音:dǎ ěr guā zi
以手掌掴打人的脸颊。《红楼梦》第五九回:「他娘也正为芳官之气未平,又恨春燕不遂他的心,便上来打耳刮子。」也称为「打耳光」。
《国语辞典》:打响瓜儿(打响瓜儿)  拼音:dǎ xiǎng guā ér
指用手掌打人头颅所发出的清脆声音。《金瓶梅》第七七回:「小油嘴儿,你倒和李桂姐两个,把应花子打的好响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