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之才,生平不详。南渡前曾官棣州教授(明嘉靖《武定州志》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章才邵,字希古,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元振子。少从杨时学。以父荫补官。历知临贺、辰阳二州,改荆湖北路参议官。晚年与朱熹游。事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六,明嘉靖《建宁府志》卷六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章才邵,字希古,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元振子。以父荫补官,历知贺、辰二州,改荆湖北路参议官。少师杨时,晚岁与朱熹游,世目为笃实君子。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相,字才仲。演子,吕本中外弟。少时能诗,学柳文。事见《紫微诗话》。
盛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之才。真宗大中祥符进士。博闻强记。尝病《白氏六帖》疏略,增益而成《盛家十二帖》,囊括经史,贯穿百家,颇为时贤所称。官终昭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惠安人,字叔才。黄禹锡孙。真宗咸平元年进士。知苏州,晚直史馆。目疾,以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卒。有文集。
全宋诗
黄宗旦,字叔才,惠安(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累知苏州。乾兴元年(一○二二),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晚直史馆。以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卒。有集十卷,已佚。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文苑传》有传。
全宋文·卷二六八
黄宗旦,字叔才,泉州惠安(今福建惠安)人。父观,历知荣、阆二州,终兵部员外郎。宗旦咸平元年登进士甲科,授防团推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颍州。大中祥符初为太常博士、三司度支判官,出知衢州。天禧、乾兴间,为工部郎中、权户部判官,坐丁谓党出知袁州。仁宗朝,曾知苏州。晚年直史馆,病目,以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卒。宗旦以文章闻一时,与李庆孙齐名,人为语曰:「国家才子黄宗旦,天下文章李庆孙。」有集十卷。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一五、职官六二之四○、选举二之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二、九九,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 【介绍】: 宋青州北海人,字挺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师穆修,受《》,得其传,再授邵雍。曾为泽州签署判官,泽人刘羲叟从受历法,世称羲叟历法。官终殿中丞。
全宋诗
李之才(?~一○四五),字挺之,青州(今属山东)人(《东都事略》卷一一三)。仁宗天圣八年(一○三○)同进士出身。初为卫州获嘉主簿,权共城令。久之,调孟州司法参军,石延年辟为泽州签署判官。庆历五年卒。《景迂生集》卷一九、《宋史》卷四三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五四
李之才(?——一○四五),字挺之,青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古文,语直意遂。师穆修受《》,得其传,授于邵雍。尝为泽州签署判官,刘羲叟从受历法,世称「羲叟历法」,实之才所授。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庆历五年二月暴卒于怀州官舍。《宋史》卷四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慧才,姓王氏,乐清人也。髫龄离俗,师事白鹤山怡芳。宋章圣御极封于泰山,覃恩得度,时年十三,进受具戒,从学四明。性质愚钝,常持《大悲咒》,愿学通祖道。忽于梦中见梵僧,长数丈,脱袈裟披之,呼曰:“慧才,尽心记取。”明日临讲,豁然开悟,前后所闻,一时洞晓。未几,首众四座推服。复谒慈云,北面服勤,旦夜不替。宋治平初,杭守沈公请住法慧宝阁,二十年始终如一。太尉卢公奏赐“广慈”之号,净石来请,勉徇众意,敷畅未久,翕然从化。已而退居雷峰塔下,每翘足诵《大悲咒》,必百八遍为课。元丰元年春三月,为灵芝元照及道俗千人受菩萨大戒于雪峰。方羯磨时,观音像顶忽放光辉,初贯宝韬,渐散讲堂,镫炬日色,皆为映夺,净慈禅师守一为作《戒光记》,米南宫芾为之书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更衣就座,书偈赞佛,洎然而化。塔于庵右,寿八十六,腊七十三。继其业者,法宗、戒珠十人。才貌古,性恬,少言寡欲。时教徒异论,谊动江浙,才独循循诱诲,未尝有所藏否。赵清献公交契最密,及镇越,犹寄以诗,有“浙江莫谓音书隔,一日潮声两度来”之句,深情如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愈。宋益州郫县人,祖籍河东,字少愚。游学四方,屡举不第。仁宗康定初上书言边事,知州杨曮、安抚王拱辰交称其才。除试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显忠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以居之,因号“白云先生”。母丧,盐酪不入口。六召不应,乐游山水。后闭门著书,未就而卒。有《白云集》。
全宋诗
张俞,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琐高议》前集卷六),号白云居士,益州郫县(今属四川)人。屡试进士不第。仁宗宝元初,西夏事起,曾于蜀上书陈攻取十策,诏赴阙。庆历元年(一○四一),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三)。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馀年,卒年六十五。有《白云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全宋文·卷五五○
张俞(一○○○——一○六四),一作愈,字才奴,又字少愚,号白云居士。其先三世自河东徙,为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少嗜书,好为诗,喜弈棋,隽伟有大志。屡举进士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宝元初,西戎犯边,上书陈攻取十策,诏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请授其父显忠而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置青城山白云溪杜光庭故居以处之。凡七诏不起。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嶷,买石载鹤以归。有文集三十卷。见张俞《上蜀帅任密谏书》及《东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叔才。以行义见推,甘于隐遁。仁宗康定间,郡守孙沔奏以教授州学,监司荐于朝,授将作监主簿。累官太子中舍、知陕县。卒,私谥冲和先生。
全宋诗
吴戭,字才叔,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处州府志》卷一六)。登第后不仕,郡守孙沔奏使教授州学。嘉祐六年(一○六一),诏试将作监主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四八),不受。卒,谥冲和先生。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二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6—1054 【介绍】: 宋绵州盐泉人,字才翁。苏易简孙。仁宗天圣七年赐进士出身。明道中为扶沟主簿,出粟救济饥荒。景祐四年知咸平县,迁殿中丞,移知眉州,屡上书陈御西夏方略。庆历三年改太常博士,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移京西、河东、两浙。皇祐元年知扬州,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莅官办事果决,所至裁制强黠。为人精悍任气节,诗歌豪健,尤善草书。
全宋诗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才翁,旧字叔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仁宗朝,赐进士出身,知开封咸平县。迁殿中丞、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官终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有文集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事见《蔡忠惠集》卷三五《苏才翁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叔才,改字才翁,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苏耆长子。外祖王旦奏授同学究出身,调兴平主簿,移新昌尉。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历扶沟主簿,知咸平、眉州,通判延州,入为三司勾当公事。复出为福建、京西、河东、两浙四路提点刑狱,京西转运使,以度支员外郎充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舜元为文不袭故陈,歌诗豪健,与弟舜钦齐名,尤善草隶。有《奏御集》十卷、《塞垣近事》二卷、奏议三卷、文集十卷。见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又《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字之才。登进士第。累官尚书职方员外郎、知遂州。建议瞿塘峡置关,事行,徙提点刑狱,有善政。仁宗庆历六年,为三司户部判官、河东转运使,又为河东都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谏官、御史言宰相陈执中纵嬖妾杀婢,命按治,峄颇左右执中。知庆、同州,凤翔府,嘉祐六年知河中府,所至贪奸,比老益甚,以刑部侍郎致仕卒。
全宋诗
崔峄,字之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及第。累官职方员外郎、知遂州。迁给事中,纠察在京刑狱。仁宗至和二年(一○五五),知庆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八)。历知同州、凤翔府。嘉祐六年(一○六一),以工部侍郎知河中府(同上书卷一九三),未几以刑部侍郎致仕。《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86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才元。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累迁开封推官。神宗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上言青苗法有害无益,忤王安石。会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监察御史里行,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以累格诏命,撤去知制诰归班。出知汝州,徙梓州,官终天章阁待制。
全宋诗
李大临(一○一○~一○八六),字才元,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知广安军,徙邛州。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知汝州,徙知梓州。八年,复天章阁待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二五八、二六九)。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七(《同上书》卷三七四)。《宋史》卷三三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八
李大临(一○一○——一○八六),字才元,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宝元元年进士,为绛州推官。杜衍荐为国子监直讲、睦亲宅讲书。文彦博荐为秘阁校理。历知广安军、邛州,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言青苗法有害无益。李定除御史,大临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皆以累格诏命归班,世称「熙宁三舍人」。以工部郎中出知汝州,徙知梓州,加集贤殿修撰,复天章阁待制。元丰二年致仕。元祐元年二月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二二六、二六九、三六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91 【介绍】: 宋僧。于潜人,俗姓徐,字无象。博通诸典,精于止观。曾主持杭州上下二天竺,学徒逾万人。神宗元丰中,赐紫衣及辨才大师之号。赵抃、苏轼、秦观等皆与唱和。后退居龙井圣寿院。
全宋诗
释元净(一○一一~一○九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九八八
元净(一○一一——一○九一),字无象,俗姓徐,杭州于潜(今属浙江临安)人。年十岁出家,十八就学于天竺慈云遵式。年二十五赐紫衣,法号辩才。与吕溱、赵抃、苏轼等为方外友。祖无择起制狱,元净预逮焉,居其间泰然,拟《金刚篦》撰《圆事理说》。后归龙井圣寿院,以天台教传生徒。元祐六年九月卒,年八十一。见苏辙《龙井辩才法师塔碑》(《栾城后集》卷二四),《补续高僧传》卷二。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元净。字无象。于潜徐氏。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条。八十一日乃灭。父叹曰。是宿世沙门也。自幼出家。受业于慈云。日夜精勤。慈云没后。复事明智。年二十五。赐紫衣及辨才号。太守沈公遘谓上天竺观音道场以音声忏悔为佛事。非禅那居。请师以教易之。师至。吴越竞来。凿山增室。几至万础。学者数倍。十七年。有利而夺之者。逾年夺者败。复以𢌿师。赵清献公赞之云。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光辉。越二年谢去。老于南山龙井之上。平生精修净业。行成力具。著应非一。尝与僧熙仲同食。仲视师眉间有光如萤。揽之得舍利。后常有于卧起处得舍利者。元祐八年示寂。寿八十一。果符初生肩痕之徵。塔成。东坡志其行事。颍滨为铭。 赞曰。 法苑将兴  栋梁攸属  挥麈白云  雨花飘馥 维赵及苏  式是高躅  龙井风清  过者必肃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元净。字无象。杭州于潜徐氏子。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绦。八十一日乃没。十岁出家。十八就学于慈云。不数年而齿高第。嗣谒明智。尝于讲次。闻法感悟。泣下如雨。代述。十五年。杭守吕溱。请住大悲阁。奏赐紫衣辨才之号。嘉祐中。中翰沈遘抚杭。以上竺宜讲宣奉师居之。学徒大集。凿山增室。几至万础。熙宁三年。杭守祖无择。坐狱于𭬥李。师以铸钟例被追辩。既而得释还山。又有利山门。施资之厚者。倚权以夺之。众亦随散。逾年其人以败。闻朝廷复𢌿师。众复集。赵清献公。与师为方外友。为之赞曰。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重辉。未几。谢居南山之龙井。其后间一出。应南屏与灵山祖场。俯就众诚耳。皆坐席未暖而还。元祐四年。东坡治杭。尝问师曰。北山如师道行者几人。师曰。沙门多密行。非可尽识。坡子迨生四岁。不能行。请师落发。摩顶数日即善步。嘉兴令陶彖有子。得魅疾。师适至秀。彖袖香虔请。因杖策随至其家。儿病方剧。师趺坐。引而问曰。汝居何地。而来至此。答曰。会稽之东。卞山之阳。是吾之宅。古木苍苍。曰。汝姓谁氏。答曰。吴王山上无人处。几度临风学舞腰。曰。汝柳姓乎。乃冁然而笑。师良久呵曰。汝无始以来。迷己逐物。为物所转。溺于淫邪。流浪千劫。不自解脱。入魔趣中。横生灾害。延及无辜。汝今当知魔即非魔。魔即法界。我今为汝。宣说首楞严秘密神咒。汝当谛听。痛自悔恨。讼既往过愆。返本来清净。示讫。遂号泣不复有云。自是儿帖然。凡人病患魔祟。师咒水洒之。无不立愈。是皆道德淳厚所致也。将示寂。乃入方圆庵宴坐。谢宾客止言语饮食。至七日。出偈告众。即右胁吉祥卧。奄然而逝。时元祐六年九月晦日也。寿八十一。适符绦没之数。塔于本山。东坡。命子由为之铭。师讲说不间昼夜。尝曰。鬼神。威德不具者。昼不得至。夜中人静。庶几能听。焚指供佛。左三右二。有欲效之者。师止之曰。如我乃可修西方净业。未尝须臾废。或祷大士求放光。光随现。沙门熙仲对食。视师眉间有光。遽起揽之。得舍利数粒。后人常于师卧处得之。有李生辩而无行。欲从师出家。东坡为之请。未言其名。力拒不许。若先知然。秀州狂僧号回头。以左道惑众。宣言欲建大塔。为吴人植福。施者云委。以师不可欺。惮于入杭。先遣使愿以钱十万供僧。师答曰。承以建塔净财欲饭僧。教有明文。不许互用。狂人大惭。而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6—1075 【介绍】: 宋大名成安人,字才叔。仁宗朝进士,为大理法直官。英宗即位,除直集贤院,授群牧、三司户部判官,为英宗书《洪范》于殿屏,加直龙图阁。神宗立,出知齐州,改京东路转运使,力行新法。后累官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
全宋文·卷一○五○
王广渊(一○一六——一○七五),字才叔,大名成安(今河北成安)人。以进士为大理法直官。嘉祐间为殿中丞。英宗即位,除直集贤院,任群牧、三司户部判官。熙宁中,由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徙河东,擢宝文阁待制,历知庆州、永兴军、渭州。熙宁四年为环庆路经略使,七年泾原路安抚使。八年卒,年六十。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二○四、二一一、二一四、二二○、二五六、二六九,《东都事略》卷八五,《宋史》卷三二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