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宋文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眉州彭山人。传曾游峨嵋山,见有道士弈棋,青童采药。问其地,乃峨嵋洞天真仙所居。及出山,已半月。
崔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清河武城人,字子才。崔融曾孙。朱訾之乱,浑瑊引佐幕府。累迁黔中观察使。弟崔从为中丞,奏以自代。由将作监授岭南节度使。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中人。登进士第。与贾岛同时,曾从其学。工乐府杂歌,多效李贺体,好奇尚僻,气格壮遒,但语过雕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或疑庄南杰字英才(《全唐诗续补遗》卷一〇)。越(今浙江一带)人。登进士第。与贾岛同时,曾从受学。事迹略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五。工乐府杂歌。辛文房谓其“诗体似长吉(李贺),气虽壮遒,语过镌凿”。“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全唐诗》存诗9首。另李嘉言《全唐诗辨證》谓《全唐诗》卷七八五无名氏诗自《春二首》以下至《伤哉行》,17首诗俱当属庄南杰,去其重出1首,为16首。然此说无确證。《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1。
唐诗汇评
庄南杰,生卒年里贯均未详。登进士第。工乐府杂歌,有《杂歌行》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五首。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南杰)工乐府杂歌,诗体似长吉,气虽遒壮,语过镌凿,盖其天资本劣,未免按抑,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下山逢故夫》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徐之才,《北史》卷九〇有传,丹阳(今属江苏)人,初仕梁,为豫章王萧综幕僚。后随萧综入北魏,历仕东魏、北齐,屡任要职,北齐后主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封西阳郡王。武平间卒,年80岁,谥文明。《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英才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文苑英华》卷三三七收《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1首,《才调集》卷一〇、《全唐诗》卷七八五皆收无名氏名下。今人或疑为庄南杰之字,然无确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郡望颍川(今河南禹州)。德宗贞元、宪宗元和间进士。应举时,权德舆作序送之。工诗赋,为时人所称。事迹见《权载之文集》卷三九《送陈秀才应举序》。《全唐诗》存诗2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6 【介绍】: 唐武宗才人。洺州邯郸人。穆宗长庆间,年十三,以善歌舞入宫,得侍颍王李炎。文宗开成末,阴助炎即位,即武宗,进号才人。颇有宠,时从畋游。武宗卒,自经于幄下。宣宗即位,赠贤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10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字端己。韦应物四世孙。少孤,家贫力学,能诗善词,为“花间派”词人。僖宗广明元年,应举长安,适值黄巢攻占长安,兵火交作,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一时著名,人称“秦妇吟秀才”。昭宗乾宁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旋以左补阙宣谕两川,遂留蜀事王建。及建建前蜀称帝,开国制度,皆庄所定,累官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庄在成都,访得杜甫草堂旧址,乃建屋其上以居。有《浣花集》、《浣花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6—910,有生于847、857、860等说 字端己,谥文靖,后人因称韦端己、韦文靖。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远祖韦待价,相武后,四世祖韦应物(夏承焘说)。幼居樊川,侨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后移居虢州与洛北乡间。晚年居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遗址,后人又称“韦浣花”。孤贫力学,才敏过人。曾长期流落江南。应试多次,昭宗乾宁元年(894)始中进士。释褐为校书郎。三年后,谏议大夫李询奉诏使蜀,聘为判官随行。光化三年(900),除左补阙,曾奏请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追赠进士及第或赠官。天复元年(901)为西蜀王建掌书记,三年以蜀使朝贡京师。天祐三年(906)任西蜀安抚副使,劝王建称帝,以功拜相。武成三年(910)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晚年崇佛,家供维摩居士。生平事迹散见《十国春秋》本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一〇及《北梦琐言》、《蜀梼杌》等书,诗中亦有自叙。今人有年谱数种,以夏承焘《韦庄年谱》为翔实。韦庄为晚唐五代重要词人与诗人。其词今存50余首,清艳绝伦,被称为“初日芙蓉春日柳”(周济《止庵论词杂著》),与温庭筠齐名,史称温韦,为花间派之代表词人。其诗今存300余首,主要写诗人流离飘泊之经历与离别思乡之情绪,对黄巢起义前后之战乱有较真实之描写。其中以《秦妇吟》最为有名,诗人因之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今人颜廷亮、赵以武辑有《秦妇吟研究汇录》。韦庄诗风清丽飘逸,“体近雅正”(《唐音癸签》卷八),近体诗尤为后人称道。其七律,明胡震亨称曰“条畅”,清贺裳赞曰“秾丽”。七绝造诣尤高,于晚唐诗人中仅次于杜牧、李商隐。但也有人讥韦诗“浅薄”(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义乏闳深”(胡震亨语)。《全唐诗》录存韦庄诗6卷,《全唐诗外编》补收2首。韦庄之作品,生前已由其弟韦蔼编成《浣花集》,今存者已非原编。而经今人向迪琮校订之《韦庄集》最为完备。注本有李谊《韦庄集校注》、聂安福《韦庄集笺注》。又韦庄于光化三年编成《又玄集》3卷,为今存“唐人选唐诗”之重要选本。
唐诗汇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今陕西西安)杜陵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黄巢攻陷长安,庄作长诗《秦妇吟》,人称“秦妇吟秀才”。后浪迹河南、吴越、江西、荆湖等地。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任校书郎。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使蜀。还,任左补阙,光化三年,奏请追刚李货、贾岛等进士及第。天复元年,王建辟为掌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建留之,遂终身仕蜀。王建称帝,庄历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官终吏部侍郎、平章事。工诗,词名尤著。天复三年,庄弟蔼曾编其诗近千首为《浣花集》。今《浣花集》十卷,仅存诗二百馀首。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在成都曾居杜子美草堂故址,故名其集曰《浣花集》。词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词存55首,在《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中,王静安辑《浣花词》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庄字端己。见素之后。乾宁中登进士第。为判官。擢左补阙。蜀主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宣谕两川。遂留蜀掌书记。寻擢起居舍人。为安抚副使。蜀主开国。进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卒。谥文靖。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韦)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江西、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汇编唐诗十集》
仲言云:韦庄于晚唐中最超,其七绝有类盛唐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汝询曰:韦庄于晚唐中最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唐音癸签
韦端己体近雅正,惜出之太易,义乏闳深。
《诗源辨体》
韦庄律诗七言胜于五言……绝句在唐末诸人之上。
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韦相诗声调高亮,不用晚唐人细碎苦涩工夫,是此书律诗法也。
才调集补注
韦诗调响,与晚唐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韵平平说去,遒警动人。
石洲诗话
韦庄在晚唐之末,稍为官样,虽亦时形浅薄,自是风会使然,胜于“咸通十哲”多矣。
北江诗话
韦端己《秦中吟》诸乐府,学白乐天而未到。《闻再幸梁洋》、《过扬州谒蒋帝庙》诸篇,学李义山、温方城而未到。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五七言今体诗钞》
西昆诸公之拟玉溪,但学其隶事耳,殊滞于句下,都成死语,其馀宋初诸贤,亦皆域于许浑、韦庄辈境内。
《东目馆诗见》
韦庄流丽中感慨顿挫,语关飞动。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元稹,有排比之能,无温丽之采。专为律体,时代所尚,章台清瑟,秀发遥音;七古开宕,犹存初体。
《诗学渊源》
(庄)诗典雅绮丽,风致嫣然,七绝则王建、李益之亚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7? 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家贫,喜苦吟,至废寝食。僖宗乾符中,举进士不第。光启初,往游梓州。昭宗龙纪元年(889)冬,自蜀赴京应试,因误试期,复不第。大顺二年(891),裴贽知贡举,洞献诗云:“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然又落第。遂失意游蜀而卒。生平见《唐摭言》卷一〇、《北梦琐言》卷七、《唐诗纪事》卷五八、《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九。洞工诗,慕贾岛诗风,曾铸贾铜像,事之如神。又曾集贾岛及唐诸贤警句为《诗句图》,自为之序。其诗风逼似贾岛,而新奇过之,颇为吴融称许。其诗内容较窄,气格衰飒,然喜炼字句,佳句颇多。如“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等句,均为人所盛称。胡震亨亦称其《终南山二十韵》“虽学贾岛,要为自具生面,所恨刻求新异,艰僻良苦耳”(《唐音癸签》卷八)。《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洞诗》1卷,《贾岛句图》1卷,《宋史·艺文志七》则记《李洞诗集》3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续拾》补入5句。
唐诗汇评
李洞(?-893?),字才江,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唐宗室。屡举进士不第。广明中,僖宗奔蜀,洞亦游蜀。后还京。大顺二年(891),裴贽知贡举,洞献诗有“公道此时如不得,眧陵恸哭一生休”之句,然终未及第,人以为屈。复客游蜀,病卒,郑谷有诗哭之。洞酷慕贾岛为诗,集贯岛及唐诸人警句各五十联为《诗句图》,其诗亦类贾岛。有《李洞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唐摭言
李洞,唐诸王孙也。尝游两川,慕贾阆仙为诗,铜铸为像,事之如神。
北梦琐言
进士李洞慕贾岛,欲铸而顶戴,尝念“贾岛佛”。而其诗体又僻于贾。
《深雪偶谈》
李洞佛名阆仙,所谓瓣香之师。执而不宏,捧心过甚,空圆萧散之气,不复少有,岂作不善学柳下惠邪?
唐才子传
(洞)家贫,吟极苦,至废寝食。酷慕贾长江,遂铜写岛像,载之巾中。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人有喜岛者,洞必手录岛诗赠之,叮咛再四曰:“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其仰慕一何如此之切也!然洞诗逼真于岛,新奇或过之。时人多诮僻涩,不贵其卓峭,唯吴融赏异。
《唐诗品》
李洞字才江,诸王孙也。诗慕贾岛,意弥僻涩,当时多不贵之。洞益自信,不能取荣时路,竟以客死。
唐音癸签
才江虽学贾岛,要为内具生面,所恨刻求新异,艰僻良苦耳。《终南》一篇,句与韵斗险,中叶来投律仅觏,恐阆翁亦未办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才江造语之精,殆有过于阆仙者……取境虽近、运思则远,真“穿天心,出月肋”而成,虽曰雕虫,亦岂易及!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才江无古诗,五、七律及绝句、长排,俱师阆仙。五言尤逼肖,一字一句,必依贾生格式,当其得意,几于绿玉楮叶。而负性孤僻,笔端峭霞,实由天授,非他人所能及。惜生也晚,不能如朱庆馀之遇水部,落拓终身,抱郁以卒。然其诚心铸像,克肖厥师,宜有阆仙神助,即亦不啻朱君之爱律格也。推为上入室,学者不得与唐末诗体同论。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林楚材。生卒年不详。贺州富川(今广西钟山)人。五代南汉高祖大有年间,黄损致仕后,林作诗相赠。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引《雅言系述》。《全唐诗》存诗2句。
全粤诗·卷一九
林楚材,原籍贺州富川,南汉乾和中,刘晟取贺州,始隶籍番禺。布衣,不求仕进。精数学,能诗。一时缙绅咸折节与之游,与黄损尤交善。清阮元《广东通志》卷三二六、清梁廷楠《南汉书》卷一四有传。诗一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后蜀人。擅长画人物、鬼神、甲骑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华阳人。仕后蜀。孟昶广政中为翰林待诏,试太子司议郎,赐绯鱼袋。工画人物、山水,尤善写真,当时以为周昉之亚,或谓其妙绝可继阎立本。尝于大圣慈寺绘写诸亲王文武臣僚等貌。

人物简介

简介
太平兴国六年(981)任衢州知州。
盛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之才。真宗大中祥符进士。博闻强记。尝病《白氏六帖》疏略,增益而成《盛家十二帖》,囊括经史,贯穿百家,颇为时贤所称。官终昭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惠安人,字叔才。黄禹锡孙。真宗咸平元年进士。知苏州,晚直史馆。目疾,以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卒。有文集。
全宋诗
黄宗旦,字叔才,惠安(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累知苏州。乾兴元年(一○二二),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晚直史馆。以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卒。有集十卷,已佚。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文苑传》有传。
全宋文·卷二六八
黄宗旦,字叔才,泉州惠安(今福建惠安)人。父观,历知荣、阆二州,终兵部员外郎。宗旦咸平元年登进士甲科,授防团推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颍州。大中祥符初为太常博士、三司度支判官,出知衢州。天禧、乾兴间,为工部郎中、权户部判官,坐丁谓党出知袁州。仁宗朝,曾知苏州。晚年直史馆,病目,以刑部郎中出知襄州,卒。宗旦以文章闻一时,与李庆孙齐名,人为语曰:「国家才子黄宗旦,天下文章李庆孙。」有集十卷。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一五、职官六二之四○、选举二之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二、九九,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