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偏智
谓才智有所偏,才智不足。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分類:才智不足
《漢語大詞典》:宿哲
明达而有才智的老臣。 宋 梅尧臣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诗:“尹以名臣择,朝仍宿哲俞。”
《漢語大詞典》:伎曲
谓以己之才智曲从无道之君。 汉 扬雄 《法言·重黎》:“或问 淳于越 曰:‘伎曲,请问。’曰:‘ 始皇 方虎挒而梟磔,噬士犹腊肉也, 越 与亢眉,终无挠辞,可谓伎矣。仕无妄之国,食无妄之粟,分无妄之橈,自令之閒而不违,可谓曲矣。’” 李轨 注:“橈,橈时策也。自令与 始皇 併心为无道。”
《漢語大詞典》:瑰颖(瑰穎)
亦作“瓌颖”。 奇特的才智。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或谓 宓 曰:‘足下欲自比於 巢 、 许 、四皓,何故扬文藻见瓌颖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延寿 继志,瓌颖独标。”
分類:奇特才智
《漢語大詞典》:单惠(單惠)
小才智。文选·左思〈魏都赋〉:“过以汎剽之单惠,歷执古之醇听。” 张铣 注:“单惠,犹小才也……二客自云:‘已过者,由轻薄小才。’”
分類:小才才智
《漢語大詞典》:儒俊
才智出众的儒士。魏书·李灵崔鉴传论:“ 李 以儒俊之风,当旌帛之举; 崔 以文雅之烈,应利用之科。”隋书·儒林传·房晖远:“ 周武帝 平 齐 ,搜访儒俊, 暉远 首应辟命。”
《漢語大詞典》:隽造(雋造)
才智出众的人。语本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统序科举:“考德行则升孝廉而激浮俗,抡道艺则第雋造而广人文。”
分類:才智出众
《漢語大詞典》:俊俗
才智高出世俗。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 ,儁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漢語大詞典》:俊弼
才智杰出的辅佐之臣。 晋 陆云 《逸民箴》:“朝有俊弼,野有逸民,各有攸届。”
《漢語大詞典》:杰智(傑智)
谓才智过人。 唐 沈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杰智之才,其处浊俗之中,则为愚者混,非遭圣偶时,安能枢阴阳、育万物?”
分類:才智过人
《漢語大詞典》:小佞
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大佞易知,小佞难知。何则?大佞材高,其迹易察;小佞知下,其效难省。”
《漢語大詞典》:韬照(韜照)
犹韬映。谓掩藏才智、行迹。 唐 顾况 《归阳萧寺作诗》:“韜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
《漢語大詞典》:豪捷
才智出众,言辞敏捷。 宋 曾巩 《和贡甫送元考不至》:“一时惊豪捷,况復富春秋。”
《漢語大詞典》:伐智
夸耀自己的才智。逸周书·史记:“昔者 曲集 之君伐智而专事,彊力而不信其臣。” 孔晁 注:“伐智,自足也。”国语·晋语六:“今我战又胜 荆 与 郑 ,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 韦昭 注:“将自伐其智,自多其功。”
《漢語大詞典》:高俊
(1).高超俊逸,不同凡响。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然其愷悌玄澹,格量高俊,含弘博恕,忠粹篤诚,非今之人, 三代 士也。”世说新语·言语“ 谢中郎 经 曲阿 后湖”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谢万 ﹞太傅 安 弟也,才气高俊,蚤知名。”
(2).指才智过人者。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论:“ 庞统 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 荆楚 谓之高俊。”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於是明哲色斯而幽遁,高俊括囊而佯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