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73,分125页显示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绍续指端
可以排掌
金杯点喜
老拳毒手
佛类词典
一搩手
一搩手半
千手
千手轨
千手经
千手千眼
千手真言
千手神咒
千手二十八部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曼荼罗
《分类字锦》:绍续指端(绍续指端)
释名》:爪,绍也。筋极为爪,绍续指端也。
分类:
《分类字锦》:可以排掌
释名》:掌言可以排掌也。
分类:
《分类字锦》:金杯点喜(金杯点喜)
徐君茜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 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
分类:
《分类字锦》:老拳毒手
晋书·石勒载记》:勒令武乡耆旧赴邺国,亲与乡老齿坐,语及平生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地,迭相殴击。至是谓父老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阳。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丨丨,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
分类:
一搩手
【佛学大辞典】
(杂语)Vitastf,尺度名。又名一磔手、一张手、一折手,张中指与大指之长也。又搩字,作磔、、析。字典曰:「搩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同曰:「磔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玄应音义曰:「磔,古文同,知格反,通俗文,张申曰:磔,广雅,磔张也,开也。炘曰:古文当作厇。玉篇云:厇亦作磔,开厇也。」然则搩磔二字可通用。他皆假借。行事钞中曰:「佛搩手,尺量不定。今总会诸部,校勘是非。僧祇佛搩手长二尺四寸,明了论同之。善见云:中人三搩手长佛一搩手。多论云:佛一搩手凡人一肘半。五分佛搩手长二尺。」行事钞下曰:「今依五分,佛一搩手,长二尺。准唐尺者,则一尺六寸七分强。」详于资持记中二之一,下一之二。名义集三曰:「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释氏要览上曰:「佛一搩手,长二尺四寸。」壒囊钞十五曰:「一手者八寸。(中略)智證之杂记云:一者,散舒中大两指以为一析。」
一搩手半
【佛学大辞典】
(杂语)造佛之尺也。壒囊钞十五曰:一搩手半者,一尺三寸也,即自母之肘节以至腕节也。或云一尺二寸、一搩八寸,半乃四寸也。人在母胎之时,至第二十七日,人相皆备。以手推面,蹲踞而坐。其时身体之长,与母之一搩手半齐等故也。但此亦非人人皆同,略有差异。概言之,一搩手半,大约为普通之一尺或一尺二三寸。造佛之所以取一搩手半者,乃取胎内等身之义。吾人出生之后,藉养育而得五尺八寸等之身体。
千手
【佛学大辞典】
(菩萨)千手观音也。(参见:千手观音)
千手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之略名。
千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略云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是即流通本之大悲咒也。宋四明尊者依经设立行法,至今如说修之。应验非一。不空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为此本之异译。其他别本之千手经有二部:一为唐智通译之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一为唐菩提流志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此二者同本异译也。
千手千眼
【佛学大辞典】
(菩萨)千手观音也。
千手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具名千手陀罗尼。一名大悲咒。
千手神咒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即千手真言。
千手二十八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千手观音所领二十八部之众属也。(参见: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又名千眼千臂观世音Sahasrabhujasahasranetra,六观音之一。两眼两手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四十眼配于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表度一切众生有无碍之大用也。为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所说。通途之千手观音是也。若依智通及菩提流支译之千手经,则面具三眼,体具千臂,掌中各有一眼。又秘藏记曰:「千手千眼观世音具二十七面,有千手千眼,黄金色。」按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以修證圆通。无上道故。能现众多妙容,由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云。
千手观音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三界,具金色晖曜,首戴发髻冠,自冠下垂绀发,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众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台,放大光明。左手持日轮,右手持月轮,又左宫殿,右五色云,左戟槊,右锡状。左罥索,右宝剑,左宝弓,右宝箭,左红莲,右紫莲,左白莲,右青莲,左军持,右胡瓶,左玉环,右金轮,左宝箧,右经,左铁钩,右钺斧,左金刚杵,右三钴,左宝螺,右蒲桃,左白拂,右杨柳,左宝铎,右宝印,左如意珠,右施无畏,左化佛,右顶上化佛,左宝镜,右髑髅,左榜棑,右珠数,左宝钵,右合掌。各各妙宝臂犹如尼瞿枝,臂上悬环钏,天衣及璎珞,庄严大悲之体,圆光有微妙色,跏趺右押左,次前当月轮,金刚观自在,南方之月轮中,与愿观自在,西方之西轮中,数珠观自在,北方月轮中,钩召观自在。以此本尊及四尊表五智五部。次除怖观自在(即施无畏),在东南月轮,宝剑观自在,在西南月轮。宝印观自在,在西北月轮,不退转金轮观自在,在东北月轮。是四大观音也。表法利因语,已上九月轮以五钴杵为界云云。亦有四月轮,是为内院。金刚舞菩萨等住于是。次为第二院,金刚钩等住于是。已上八供三摄菩萨之本形如金刚界。亦于东西南北四门之两边,各有四观音,合三十二尊,此为第三院。除内院中之本尊,合其馀之八尊,即五八尊也。次为第三院,置伊舍那,帝释等十二天。其内院之地为绀青色,散金色花,自内至第二院间,以独钴杵为界。第二院之地为浅黑色,散银色花,至第三院间,以白银之三钴为界。第三院之地,即青色。第四院之大地,以莲华庄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