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能掐会算(能掐會算)
能用手指掐算。犹言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在矿井里》:“大家都说老鼠能掐会算,老鼠算到有灾难,早就逃走了。” 沙汀 《记贺龙》十九:“你怕 毛主席 当真是能掐会算的 孔明 么?政略一搞对头,战略自然就正确了。”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二一章:“哼,你能掐会算,数你能!”
《漢語大詞典》:辟辟
象声词。如手指弹石之声。《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王冰 注:“辟辟如弹石,言促又坚也。”《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肾脉至,搏而絶,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析,乃死。”
《國語辭典》:十指有长短(十指有長短)  拼音: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
双手的十根手指长短不一。唐。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后多用以比喻事物差别的必然,或同出的子女各不相同。如:「家中兄弟姐妹虽是同母所生,性格志趣差异却很大,真是十指有长短,各自不相同。」
《漢語大詞典》:手指头肚儿(手指頭肚兒)
手指末端有指纹而略微隆起的部分。亦以喻微小。如:这个人真小气,连手指头肚儿大的一点东西也舍不得给。
《國語辭典》:手指字母  拼音:shǒu zhǐ zì mǔ
一种手语。用手指屈伸的各种姿势,代表不同的字母,用以组成文字,供聋哑人沟通和传递思想。
《國語辭典》:手语(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势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再与手语,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势或动作示意的语言。用来教诲聋哑儿童,为聋哑与聋哑、或聋哑与谙手语的常人间沟通思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染指书(染指書)
用手指蘸墨写的字。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五:“ 温公 私第,在县宇之西北……诸处榜额,皆公染指书。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头,指头上节微屈,染墨书之。”
《國語辭典》:揪痧  拼音:jiū shā
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治病方法。通常用手揪颈项、咽喉及额头等处,使其局部充血,以减轻内部炎症。
《漢語大詞典》:叩诊(叩診)
医生用手指或叩诊锤轻敲人体的一定部位,通过所发生的声音或肌肉神经反射来判断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漢語大詞典》:交线戏(交綫戲)
两人用一条线绕在手指上轮番挑出各种花样的一种游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聊与君为交綫之戏。”
《漢語大詞典》:筋退
人的手指甲、脚趾甲的别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爪甲:“筋退:爪甲者,筋之餘,胆之外候也。”
《國語辭典》:末尾三稍  拼音:mò wěi sān shāo
结果、归宿。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我也会四海结英豪,投至得末尾三稍,不觉的头上老来到。」也作「末尾三梢」、「三梢末尾」。
《漢語大詞典》:眄视指使(眄視指使)
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廝役之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