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乌脚病(乌脚病)  拼音:wū jiǎo bìng
病名。因肢体末梢血管阻塞,引发手指脚趾末端坏死的疾病。患部有麻木、发冷、皮肤发黑、刺痛、腐烂的病状。一旦发病,常自脚盘向上伸延,侵蚀到小腿或上肢。病人也常罹患皮肤和其他内脏器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原因可能与饮用含砷量过多的河水或井水有关。
《国语辞典》:羞羞脸(羞羞脸)  拼音:xiū xiū liǎn
用手指头在脸上比划,讥笑别人不知羞耻。如:「她对小玩伴羞羞脸的模样,十分可爱。」也作「刮脸皮」。
《国语辞典》:搔背爬  拼音:sāo bèi pá
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长柄,可搔手无法搔到之处。也称为「不求人」、「如意」。
《国语辞典》:炭笔画(炭笔画)  拼音:tàn bǐ huà
一种素描。以炭笔为作画的工具,并用手指、馒头或布擦拭画面,藉以分出深浅不同的色调。
《國語辭典》:二拇指  拼音:èr mǔ zhǐ
第二根指头。即食指。
《漢語大詞典》:唿哨
(1).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时发出的尖锐的声音。《水浒传》第十八回:“我与你分一半人,都是步行去,先望他后门埋伏了;等候唿哨响为号,你等向前门只顾打入来。”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唿哨一声,众人仍分作两队,下了小船,飞也是摇去了。” 沈从文 《边城》四:“于是这水手吹着唿哨,作出一个古怪的记号。” 丁玲 《田家冲》:“哥哥没有理会她,口里打着唿哨,低低的吹着什么。”
(2).呼啸。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山风顶大,唿哨地掠过屋顶,抚弄着玻璃窗,发出清脆的声音。” 王汶石 《风雪之夜》:“大风继续唿哨着,雪花不时偷偷地从门缝里钻了进来。”
《漢語大詞典》:刮鼻子
用手指揩刮对方的鼻梁,表示戏弄、责罚。有时亦指挨批评。 艾明之 《雨》:“四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工人正在那里玩‘刮鼻子’。”《花城》1981年第5期:“假若今天自己身上无钱,怕就要给那个妹子刮鼻子了。”《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一个头戴电焊帽的小个子工人,从铁架上爬下来,一看 柴老书记 手中那把电焊条,明白自己要挨‘刮鼻子’了,直挺挺地立在那儿。”
《國語辭典》:刮脸皮(刮臉皮)  拼音:guā liǎn pí
用手指头在脸上比划,讥笑别人不知羞耻。如:「像他这种白吃白喝、游手好閒的人,早该被狠狠的刮脸皮了。」也作「羞羞脸」。
《漢語大詞典》:顶指(頂指)
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白雪遗音·马头调·货郎儿:“新添的,白铜顶指,上鞋锥上,广条京针,时样高底梅花瓣。”参见“ 顶针 ”。
《國語辭典》:顶针(頂針)  拼音:dǐng zhēn
1.缝纫时夺在手指上的金属环。环上满布小凹点,用来推针穿布,以免针扎到手。也称为「针箍」、「指沓」。
2.前后接连著。《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这个县丞乃是数一数二的美缺,顶针挨住,赵昂用了若干银子方才谋得。」
《国语辞典》:触诊(触诊)  拼音:chù zhěn
医生在替病人作检查时,须用手指直接接触病人身体的诊疗方式。
《國語辭典》:掐诀(掐訣)  拼音:qiā jué
和尚或道士施法术时,用拇指掐其他屈伸指头并诵念咒语的动作。
分類:拇指手指
《國語辭典》:屈指可数(屈指可數)  拼音:qū zhǐ kě shǔ
扳著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很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亦形容众人之中,少数突出的。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六。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漢語大詞典》:拧扯(擰扯)
(1).用手指扭拉皮肉。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 麻三 又牵起 木木 的手,在小孩子肮脏的腮巴上拧扯着。”
(2).犹纠缠。 康濯 《水滴石穿》第六章:“ 张山阳 这半年多缠磨过自己多少回!最近这一两个月又拧扯过自己多少次!”
《漢語大詞典》:捻捻转(捻捻轉)
儿童玩具。玩时用手指捻中轴使旋转。《中国谚语资料》:“没有不倒的捻捻转。”
《漢語大詞典》:能掐会算(能掐會算)
能用手指掐算。犹言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在矿井里》:“大家都说老鼠能掐会算,老鼠算到有灾难,早就逃走了。” 沙汀 《记贺龙》十九:“你怕 毛主席 当真是能掐会算的 孔明 么?政略一搞对头,战略自然就正确了。”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二一章:“哼,你能掐会算,数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