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9
词典
6
分类词汇
79
佛典
1
其它
3
共7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竹简文
管窥虎
管窥蛙见
和而不同
矮子看戏
暴力镜头
尺寸千里
触目皆是
春夜喜雨
升高能赋
贱目贵耳
目眩神摇
目知眼见
目乱精迷
面墙而立
《国语辞典》:
竹简文(竹简文)
拼音:
zhú jiǎn wén
旧时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目前所见最早的竹简文字实物属战国时期,秦、汉、魏晋时亦多有遗简出土。其内容广泛,如记载陪葬物品的清单(即遣策)、律法、官府文书、卜筮历算(即日书)、故事、议论等,此外尚有甚多珍贵古籍,如西元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即出土《孙子兵法》、《孙武兵法》、《
尉缭子
》、《
六韬
》诸书;至于在两汉边陲地区的竹简,则大多为与戍务相关的文书。凡此皆有助于深入探究古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并可据以校勘整理文献古籍。
分类:
竹简
简上
文字
目前
前所
所见
实物
《漢語大詞典》:
管窥虎(管窺虎)
由管中窥虎,只能见其一斑,因以比喻所见狭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行能令》
:“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歟!”
分類:
只能
一斑
所见
狭小
《漢語大詞典》:
管窥蛙见(管窺蛙見)
管窥,人从管中所见之天;蛙见,蛙从井中所见之天。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予﹞祇以管窥蛙见之识,谬语同心;虚赤帜於词坛,以待将来作者。”
分類:
人从
所见
井中
《國語辭典》:
和而不同
拼音:
hé ér bù tóng
内心能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镠传》:「今奉诏书责问,合陈本末端由,布在众多,宁烦覼缕,彼既人而无礼,此亦和而不同。」
分類:
相济
所见
不苟
《國語辭典》:
矮子看戏(矮子看戲)
拼音:
ǎi zi kàn xì
比喻随声附和,毫无己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训门人四》:「其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只是见了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也作「矮人观场」、「矮人看场」、「矮子观场」。
分類:
所见
随声附和
《漢語大詞典》:
暴力镜头
对血腥暴力动作的描画(如于电影所见)
分類:
血腥
暴力
描画
电影
所见
《國語辭典》:
尺寸千里
拼音:
chǐ cùn qiān lǐ
登高而望,千里的远景,就像在尺寸之间。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分類:
登高
所见
千里
如在
尺寸
《國語辭典》:
触目皆是(觸目皆是)
拼音:
chù mù jiē shì
满眼望去都是。形容事物众多。唐。
朱敬则
五等论
:「故魏太祖曰:『若使无孤,天下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明窃号谥者触目皆是。』」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一。造六一泥法》:「始知一切方法,不可率尔轻试之,不依古法,即云无验,如此者触目皆是。」
分類:
眼睛
所见
见到
为数
数众
众多
《漢語大詞典》:
春夜喜雨
诗篇名。唐代杜甫作。描写在成都草堂所见的春夜细雨,通篇不用一个“喜”字,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心情。全诗措词生动精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尤为后人传诵。
分類:
诗篇
诗篇名
杜甫
描写
成都
草堂
所见
春
细雨
《漢語大詞典》:
升高能赋(升高能賦)
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所见。
《诗·鄘风·定之方中》
“终然允臧” 毛 传:“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可以为大夫。” 孔颖达 疏:“升高能赋者,谓升高有所见,能为诗赋其形状铺陈其事势也。” 晋
左思
《三都赋》
:“升高能赋者,颂其所见也。”
分類:
登高
高见
赋诗
所见
《漢語大詞典》:
贱目贵耳(賤目貴耳)
谓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亦比喻舍近求远。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草三·蛇床
》
:“世人捨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清
李调元
《〈蜀雅〉序》
:“残膏餘馥,不知沾丐后人几许。而贱目贵耳者,顾谓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岂不悖乎!”参见“ 贵耳贱目 ”。
分類:
轻视
眼前
前所
所见
重视
远道
传闻
《國語辭典》:
贵耳贱目(貴耳賤目)
拼音:
guì ěr jiàn mù
相信传闻,而不信眼见的事实。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
:「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
分類:
相信
传闻
却不
亲眼
眼看
事实
《國語辭典》:
目眩神摇(目眩神搖)
拼音:
mù xuàn shén yáo
眼花撩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著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著金杯,大笑著,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著。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也作「目眩魂摇」、「目眩心花」、「目眩神迷」、「目眩神驰」、「神摇目眩」。
分類:
眼花缭乱
心神
摇荡
所见
见情
情景
惊异
《漢語大詞典》:
目知眼见(目知眼見)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到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分類:
亲眼
所见
熟悉
了解
《漢語大詞典》:
目乱精迷(目亂精迷)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北魏 杨衒之
《
洛阳伽蓝记·景乐寺
》
:“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 睛 ”。
分類:
眼花缭乱
神情
迷惑
所见
见情
情景
复杂
纷繁
怪异
多变
《國語辭典》:
面墙而立(面牆而立)
拼音:
miàn qiáng ér lì
比喻不学无术,毫无才能。参见「墙面而立」条。《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分類:
面对
墙壁
而立
一无
所见
不学
学习
《國語辭典》:
面墙(面牆)
拼音:
miàn qiáng
面对著墙。一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毫无才能。参见「墙面而立」条。《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若其面墙,则无所施用。」
分類:
静心
修养
不学
学而
识见
浅薄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