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分類:所之
《漢語大詞典》:北郊
(1).城北郊区。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贼将 张晊 屯於北郊, 秦贤 屯於 版桥 ,各有众数万。” 秦牧 《古战场春晓》:“在一九六一年春天降临之前,我来到 广州 北郊的 三元里 高地上盘桓。”
(2).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 周 制在北门外六里处, 汉 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吕氏春秋·孟冬:“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高诱 注:“六里之郊。”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后汉书·祭祀志中:“北郊在 雒阳 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 北魏 刘芳 《郊坛疏》:“《孟冬令》云‘其数六’,又云‘迎冬於北郊’。 卢植 云:‘北郊,六里郊也。’ 贾逵 云:‘北郊,水帝 顓頊 ,六里。’……此又北郊六里之审据也。”
《漢語大詞典》:堂司
(1). 明 清 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凡屡次奏驳之旨,亦不曾詰责堂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朝廷创设总理衙门,堂司各官,如军机处例。”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学不兴,寧能尽各部之堂司,各省之长属,而概用洋员以承其乏也?”
(2).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國語辭典》:女纪(女紀)  拼音:nǚ jì
1.旧指女子应当遵守的纲纪。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四。鲁寡陶婴》:「君子称扬,以为女纪。」
2.西北阴地。古天文学所划分的太阳运行十六所之一,即第十一所,位在西,时在申。《淮南子。天文训》:「至于女纪,是谓大还。」
《国语辞典》:打卡  拼音:dǎ kǎ
1.一种传统上规范或记录工作者到达与离开工作场所之制度,可采打卡机为之。
2.旧式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要先将资料细目用机器打成有孔的卡片,这种打穿卡片的工作,称为「打卡」。
3.打字员把资料、目录等打印在卡片上。
《漢語大詞典》:云韶院(雲韶院)
唐 代宫中教习流行歌舞的场所之一。时宫中设教坊,有宜春院、云韶院。宜春院歌舞艺伎常在皇帝前承欢。凡演习大型歌舞人数不足时,则由云韶院的歌舞艺伎补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云韶乐:“﹝云韶乐﹞用玉磬四架,乐即有琴、瑟、筑、簫、箎、籥、跋膝、笙、竽、登歌、拍板。乐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五,人衣绣衣,各执金莲花引舞者。金莲,如仙家行道者也。舞在阶下,设锦筵,宫中有云韶院。”
《国语辞典》:教育学程(教育学程)  拼音:jiào yù xué chéng
未设教育院、系、所之大学院系为培育中小学及幼稚园师资所开设之课程。开设此学程所需师资及设立标准依教育部规定办理。按规定,只有各校大二以上和硕、博士班在校生才可以修习,毕业生不可以返校补修,每学期修习教育学程学分数的上限,由各大学自行规定。各类教育学程应修学分数为:中学廿六学分、国小四十学分、幼教廿六学分、特教四十学分。
《国语辞典》:通勤圈  拼音:tōng qín quān
就业人口在住家和工作场所之间的移动范围。如:「台铁加开通勤圈电联车。」
《漢語大詞典》:枸肆
犹勾栏。 宋 元 时游艺场所之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枸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 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造语:“枸肆语。” 任纳 疏证:“枸肆犹句栏之谓,扮演杂剧、游戏娱乐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