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科戒
修道的戒律、法规。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后魏 嵩山 道士 寇谦之 修 张道陵 之术,以其教太冷淡无所得,自言遇 老子 降授以辟穀轻身之法及科戒二十卷。”
《漢語大詞典》:制教
(1).佛教语。即戒律。戒律用以制止邪非之教,故谓“制教”。 唐 道宣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卷一之上:“教由制兴,故名制教。”
(2).谓教育感化。 宋 曾巩 《为人后议》:“罔极之重,非制教之所裁;昔日之名,非一朝之所去。此出后之身所以有服本亲也。”
《国语辞典》:具寿(具寿)  拼音:jù shòu
佛教僧侣间的称呼。依戒律规定,为长老称年少比丘专用。
《國語辭典》:吃素  拼音:chī sù
吃素食,不吃肉食荤腥。《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可是有客时吃荤,无客时吃素,儜没留心我在荤碗里仍是夹素菜吃。」《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母亲闹差!来的不是教士,是洋兵,他那大炮,一放起来,没有眼睛的,不晓得那家念佛,那家吃素,是分不清楚的。」也作「吃斋」。
《漢語大詞典》:玄规(玄規)
佛门戒律。法苑珠林卷六一:“谨守明禁,雅説玄规。”
分類:佛门戒律
《國語辭典》:开荤(開葷)  拼音:kāi hūn
1.吃素的人戒律解除,开始食用酒肉荤腥。《通俗常言疏證。饮食。开荤》引《表异录》:「东昏侯丧,潘妃之女、阉竖共营肴羞,曰:『为天子解菜。』解菜,犹今云开荤也。」也作「开斋」、「开素」。
2.引申为第一次尝试新的事物。《海上花列传》第二回:「王阿二知道是个没有开荤的小夥子,但看那一种腼腆神情,倒也惹气。」
《國語辭典》:具足戒  拼音:jù zú jiè
佛教戒律之一。指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四分律》卷三四:「世尊告阿难:『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简称为「具戒」。
《國語辭典》:禁欲(禁慾)  拼音:jìn yù
禁止性欲或一切的欲望。如:「禁欲惩忿」。
《漢語大詞典》:毁禁
毁弃戒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且闕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何惭供养乎?”
分類:毁弃戒律
《國語辭典》:十诫(十誡)  拼音:shí jiè
犹太教、基督教的十种戒约。相传为上帝在西奈山上亲自授予摩西,作为同以色列人订立的约法。包括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證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等。
《漢語大詞典》:内律
佛教的戒律。《魏书·释老志》:“自今已后,众僧犯杀人已上罪者,仍依俗断,餘犯悉付昭玄,以内律僧制治之。”
分類:佛教戒律
《国语辞典》:舍堕(舍堕)  拼音:shě duò
佛教戒律之一。指只要舍弃财物和忏悔即可原谅的轻罪。如比丘、比丘尼的衣物,若超出规定或以违犯戒律的方式取得,即犯了舍堕,但若将此衣物舍给僧团与忏悔,即可原谅。
《漢語大詞典》:法纲(法綱)
佛教语。指戒律。世说新语·德行“ 桓常侍 闻人道 深公 者” 刘孝标 注引《桓彝别传》曰:“﹝ 法深 ﹞内持法纲,外允具瞻。”
《漢語大詞典》:净律
佛门清净的戒律。 明 高启 《赠朱山人》诗:“学僧持浄律,避客録奇方。”
《国语辞典》:波罗夷(波罗夷)  拼音:bō luó yí
修行者所遵守的根本戒律。为梵语Pārājika的音译。在大乘菩萨戒律中,犯戒者要被逐出僧团,且不能成为菩萨。《四分律》卷一:「云何名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故名波罗夷。」《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若菩萨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是名菩萨波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