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我作故  拼音:zì wǒ zuò gù
不拘泥于古而自行创始。唐。刘知几《史通。卷四。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也作「自我作古」。
《漢語大詞典》:自我教育
在自觉基础上,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改造思想,接受教育。 毛泽东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在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的时候,我曾提出了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建议。”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國語辭典》:自我表现(自我表現)  拼音:zì wǒ biǎo xiàn
展现自己的优点,突显自身的风格。如:「他虽然多才多艺,但因太爱自我表现,反而破坏了团队的和谐。」
《国语辞典》:彼竭我盈  拼音:bǐ jié wǒ yíng
对方的士气已丧,我方的士气正当旺盛。《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国语辞典》:彼长我消(彼长我消)  拼音:bǐ zhǎng wǒ xiāo
对方的气势增长,而己方却逐渐消退、微弱。如:「面对这种彼长我消的情况,大家要力图挽回颓势。」
《国语辞典》:彼众我寡(彼众我寡)  拼音:bǐ zhòng wǒ guǎ
敌方兵力众多而我方兵力薄弱。《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彼众我寡,营又相远,势力分散,非良策也。」
《国语辞典》:敌众我寡(敌众我寡)  拼音:dí zhòng wǒ guǎ
敌多我少。指我方的势力和人数与敌方相差悬殊。如:「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势必是一场硬仗。」
《国语辞典》:额我略历(额我略历)  拼音:é wǒ lüè lì
罗马教皇额我略第十三于西元一五八二年制定的新太阳历。即以西元纪年为标准,能以四整除之年为闰年,馀皆平年,今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历法,我国称为「阳历」。
《国语辞典》:操之在我  拼音:cāo zhī zài wǒ
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成败吉凶操之在我,千万不要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分类:掌握自己
《国语辞典》:我的天  拼音:wǒ de tiān
表惊讶、无助、惊呼的用语。如:「我的天!家里怎么这么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少奶奶掩面大哭道:『只是我的天唷!』说著便大放悲声。」
《分类字锦》:父母育我
唐书田仁惠传永徽中为平州刺史岁旱自暴以祈而雨大至榖遂登人歌曰父母育我兮田使君挺精诚兮上天闻中田致雨兮山出云仓廪实兮礼义申愿君常在兮不患贫
分类:能政
《國語辭典》:尔虞我诈(爾虞我詐)  拼音:ěr yú wǒ zhà
彼此互相诈骗。形容人际间的钩心斗角。参见「尔诈我虞」条。如:「为了生意上的利益,商人们常常尔虞我诈。」
《國語辭典》:尔诈我虞(爾詐我虞)  拼音:ěr zhà wǒ yú
形容人际间钩心斗角,互相猜疑欺骗。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也作「尔虞我诈」。
《國語辭典》:尔诈我虞(爾詐我虞)  拼音:ěr zhà wǒ yú
形容人际间钩心斗角,互相猜疑欺骗。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也作「尔虞我诈」。
《漢語大詞典》:非我族类(非我族類)
不是同族的人。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楚 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晋书·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后用以指门第不相当的人。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不蕕杂,闻之前典。”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丞相 韦公 宙 出镇 南海 ,有小将 刘谦 者,职级甚卑,气宇殊异,乃以从犹女妻之。其内以非我族类,虑招物议,讽诸幕竂,请諫止之。”
分類:同族门第
《國語辭典》:分我杯羹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项羽以烹食刘邦之父为要胁,想迫使刘邦退兵,刘邦不但不受胁迫,反而请项羽分他杯肉羹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以分我杯羹比喻自他人处获得一份利益。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分類:即若
《漢語大詞典》:分羹
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於其亲,岂不慈於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参见“ 分我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