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管城人,字应之。邵雍门人。笃信好学,为人挺劲不屈。官至学士。自布衣至为官,均以未尝有求于人、亦未尝假人言色为标榜,极为程颐所称许。
全宋文·卷一六六二
杨国宝,字应之,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吕公著外甥,邵雍门人。官至学士。与弟环宝安贫乐道,笃信好学,为程颐称许。见《伊川集》卷七《祭杨应之文》,《伊洛渊源录》卷七,《宋元学案》卷三三,《宋史翼》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持正。第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治狱苛峻。迁江淮发运、陕西转运副使,知广、潭、庆州。哲宗绍圣中,召为卫尉、大理卿,迁工部侍郎。俄知开封府、瀛州、成都府。徽宗立,上书颇诋时政。后为南京留守,坐上书言事落职。入党籍,卒。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路昌衡,字持正,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起进士,元丰二年为太常博士,四年为开封府司录参军。八年为江淮发运。元祐元年为陕西转运副使,继知广州,徙荆南、潭州、庆州。绍圣中召为卫尉、大理卿,迁工部侍郎。元符元年以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出知瀛州,徙永兴军,进直学士、知成都。徽宗朝,坐李清臣狱事,责居郢州。起知滁州、定州、复知开封府,徙南京留守。又坐前上书事,落职入党籍,卒。见《宋史》卷三五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咸平人,字祖德。登进士第。神宗元丰中,历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等。哲宗时,累官殿中侍御史。与杨畏合攻苏颂、刘挚、范纯仁,乞进用章惇、安焘、吕惠卿。章惇为相,擢侍御史,进刑部侍郎。后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来之邵,字祖德,开封咸平(今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潞州司理参军为刑部详断官。元丰中改大理评事,七年,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时为太府丞,提举秦凤常平、利州成都路转运判官。入为开封府推官,复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绍圣初,章惇相,擢为侍御史,进刑部侍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孙鳌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四
孙鳌抃,字才父,扬州(治今江苏扬州)人。熙宁间为宋城县尉。熙宁八年差秀州司法参军,改熙河路市易司干当公事。崇宁大观间,累迁朝散大夫、直龙图阁、提举成都府等路茶事、兼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公事。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一六、职官四三之四九、四三之八六、四三之九○,李复《潏水集》卷六,慕容彦逢《摛文堂集》卷七,《兰亭考》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懿叔。以父荫为新繁主簿。哲宗元祐中,为夔路转运判官,尽发所储盐出卖,关征增数倍。除主管秦、蜀茶马公事,革黎州买马之弊。元符中复主管茶马,市马万匹,茶课至四百万缗。徽宗朝秦凤出师,命之经制,擢显谟阁待制。敌犯熙河,摄帅事,屯兵边境,敌闻风遁去。俄得疾卒。
全宋诗
程之邵,字懿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以父荫为新繁主簿。神宗熙宁中,入为三司磨勘官,除广东转运判官。哲宗元祐初,提举利、梓路常平,以事罢知祥符县。俄知泗州,为夔路转运判官。除提举川陕茶马公事,知凤翔府,徙郑州。元符三年(一一○○),自知福州再提举川陕茶马(《金石续编》卷一六)。徽宗即位,为熙河都转运使,摄帅事,俄得疾卒。《宋史》卷三五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二二
程之邵(?——一一○五),字懿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以父荫为新繁主簿。熙宁中,入为三司磨勘官。元丰初,除广东转运判官。元祐初,提举利、梓路常平,二年,罢知祥符县。俄知泗州,为夔路转运判官。除主管秦、蜀茶马公事,知凤翔府,徙郑州。元符初,复为都大管勾陕西路茶马公事,以增羡,连加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三进秩,为熙河路都转运使。崇宁三年,擢显谟阁待制。摄熙河帅事有功,方录功转太中大夫,得疾,以崇宁四年卒,赠龙图阁直学士。《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38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康侯。胡渊子。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历太学博士、提举湖南、成都学事,以不肯阿附,为蔡京、耿南仲所恶。高宗即位,为给事中、中书舍人,上《时政论》二十一篇,力陈恢复方略。旋以疾求去,不允,除兼侍读,专讲《春秋》。后因反对重用朱胜非去职,提举宫观。卒谥文定。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
全宋诗
胡安国(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寅父。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除江陵府学教授,为太学博士。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通判成德军。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提举成都府路学事。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提举江南东路学事。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中书舍人,以右文殿修撰知通州。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给事中。五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八年,卒,年六十五。谥文定。有《春秋传》传世。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法要补遗》一百卷,皆已佚。事见《斐然集》卷二五《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五有传。今录诗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四六
胡安国(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年二十四中绍圣四年进士,哲宗亲擢第三。为太学博士,足不蹑权门。提举湖南学事,除通判成德军。政和元年,除提举成都学事。父没终丧,称疾不仕。除屯田郎、太常少卿、起居郎,皆辞。朝旨屡趣行,除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出为右文殿修撰、知通州。绍兴元年,除给事中,寻兼侍读。落职提举仙都观。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辞。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所著《春秋传》(存)。除知永州,辞,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进宝文阁直学士。八年四月卒,年六十五。诏赠四官,谥曰文定。著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见胡寅《先公行状》(《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王梁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廷衿。神宗元丰间进士。上书请减省后宫及行幸不急之费,为帝采纳,除京西转运判官。历夔州路转运使、利州路常平使、摄成都府事,以母老乞归养。服终,起为广南坑冶提举,终广东转运判官。
全宋文·卷二七七三
王梁材,字廷衿,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元丰八年进士。累官京西转运判官,夔州路转运使,移利州路常平使。未几摄成都府事。丁母忧,服除,除提举广南坑冶,转朝散大夫、广东运判。卒于官。见《万姓统谱》卷四四,嘉靖《龙溪县志》卷八,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国永兴人,字智夫。吴中复从孙。以父任为雍丘主簿。知太康县。擢熙河路转运判官、副使,从招讨使王厚攻青唐,克兰廓城栅十三。为京畿都转运使,拜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有卖珠人居民货久不返,匿宦官杨戬家,择仁捕窜之,戬中以事,出知熙州。历领江淮发运、知渭州,奉祠。卒年六十六。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吴择仁,字智夫,兴国军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中复从孙。以父任为开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国初知太康县。崇宁中擢直秘阁、熙河路转运副使,从王厚领兵克兰、廓城栅十三,加直龙图阁,进集贤殿修撰,为京畿都转运使。大观中除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出知熙州,徙永兴军,坐改茶法夺职。起复徽猷阁待制领江淮发运,还直学士、知渭州。以病提举崇福宫,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见《宋史》卷三二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苏辙族孙。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
全宋诗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属四川)人。轼从孙。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广都主簿,迁汉川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除国子博士,历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出为成都路转运副使。宣和六年,因元祐党禁罢,提点明道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已佚。《宋史》卷三三九、《宋史新编》卷一一三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从孙。崇宁五年进士,调广都簿,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寻除成都路转运副使,为军器监、司农、卫尉、太常少卿。宣和六年以元祐党籍罢,提举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著有《九峰集》。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有附传。
许光凝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许光凝,字嘉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崇宁中以通直郎知蕲州,移知苏州。大观中为中书舍人。政和初历知邓州,三年进显谟阁待制,四年移知扬州,五年再徙成都。擢翰林学士、兼修国史,除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七○、礼二四之六六、礼三四之四、礼六一之七、职官六八之一二,《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吴郡志》卷一一,《能改斋漫录》卷一八,《玉海》卷九六,翟汝文《忠惠集》卷四,《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五,及所撰《林泉高致集序》。
庞恭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单州成武人,字德孺。庞籍孙。以荫补施州通判。徽宗崇宁中擢知涪州,以开边为己任,每开一城即获褒迁,五年间至徽猷阁待制。以直学士知成都府,招纳保、霸州。前后在西南二十年,所得州县皆贫瘠不毛之地,虚报户籍,缮治转饷,为害蜀民,未几皆废。宣和中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42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承公。胡唐老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兵部侍郎。高宗绍兴八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创转般折运法,军储稍充。十一年,对金用兵,世将复陇州,破岐下诸屯,又取华、虢,兵威稍振。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献,改谥忠烈。
全宋诗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范汝为起事,为福建路抚谕使。迁中书舍人,以事出知镇江府。入为刑部侍郎,出知洪州,复知镇江。召为给事中。寻出为四川安抚,兼知成都府。九年,宣抚川、陕。十一年致仕,十二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六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之曾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绍兴初为监察御史,充福建路抚谕使。迁右司员外郎。又迁起居郎,中书舍人。坐为秦桧党落职奉祠。未几,除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入为礼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抚制置使。召还,除兵部侍郎,复知镇江。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复迁兵部侍郎。八年初,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九年,吴玠卒,权四川宣抚使。寻以宝文阁学士为川陕宣抚副使。升端明殿学士。世将精于吏事,在川陕五年颇有政绩武功,为时所称。绍兴十二年卒于任,年五十八。谥忠献,改谥忠烈。《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昆山人,字兴祖。少入上庠,连冠多士。一日归省,嘱同舍生投试卷。起宗治《礼记》,同舍嫉之,易以《周礼》,迫试乃告,起宗遂用《周礼》试,复为第一。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官直徽猷阁、都大提举川陕路茶马。年三十七,以徽猷阁学士知并州卒。工诗,潇洒有陶、谢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立之。卢知原弟。以父荫补官。累官吏部尚书,以官秩次第履历总为一书,功过殿最,开卷了然,吏不能欺。高宗绍兴中,为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金人攻关辅,法原视山川险阻,分地置将,屡败金兵。素与吴玠不睦,后为玠所劾,忧恚而卒。
全宋诗
卢法原(?~一一三五),字立之,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自知雍丘县积官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使辽还,迁司农卿,赐三品服。为吏部尚书。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罢为显谟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五)。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三三)。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举临安洞霄宫(同上书卷四九)。二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同上书卷八五)。《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九
卢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荫补官,尝知雍丘县,政和中为金部员外郎,迁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宣和中,历任司农卿、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坐王黼累,罢为显谟阁待制。绍兴元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等路宣抚处置副使,进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会金人南侵,法原分将坚守,严为备御,累败金兵。因与吴玠不睦,为玠所劾,忧恚而卒。《宋史》卷三七七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九之一六、食货四七之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54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仲谟。以外祖何执中任入官。高宗建炎初,擢常州通判。临安缺守,火盗屡作,受命摄事。修火政,严巡徼,盗发辄得,火灾亦息。以治绩著闻,真知临安府。累迁户部尚书。素与秦桧善,为时论所薄。后出知明州,改温、宣、鼎三郡,奉祠归。
全宋文·卷四○九六
梁汝嘉(一○九六——一一五四),字仲谟,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以外祖何执中任入官,主管吏部官告院,调中山府司仪曹事,知武进县,通判常州,加直秘阁。绍兴二年,除两浙转运判官,升副使。次年,以直龙图阁知临安府,进户部侍郎,加显谟阁直学士。请外,历知平江府、台、婺二州。复以户部侍郎召,兼江淮荆浙闽广经制使,以言路不容求去。十年冬,起为川陕都转运使,复知平江府兼浙西沿海制置使。十一年,知明州,加宝文阁学士。后历知温、宣、鼎数州,以右通奉大夫致仕。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五十九,赠右宣奉大夫。见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九《梁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四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