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华林园(華林園)
(1).宫苑名。 三国 吴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古 台城 内。 南朝 宋 元嘉 时扩建,筑 华光殿 、 景阳楼 、 竹林堂 诸胜。其后 齐 梁 诸帝,常宴集于此。 南宋 时尚有残存遗迹。
(2).宫苑名。本 东汉 芳林园 , 魏 正始 初因避 齐王 芳 讳改。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 东 洛阳 故城内。有 瑶华宫 、 景阳山 、 天渊池 诸胜。 东魏 天平 二年(公元535年)毁。
(3).宫苑名。 后赵 石虎 都 邺 后建。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 西南古 邺城 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 凌云城 、 金花洲 、 光碧堂 诸胜。 北齐 武成帝 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 仙都苑 。
(4). 弥勒 成道后说法的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名。《弥勒下生成佛经》:“尔时 弥勒 於 华林园 ,其园纵广一百由旬。”
(2).宫苑名。本 东汉 芳林园 , 魏 正始 初因避 齐王 芳 讳改。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 东 洛阳 故城内。有 瑶华宫 、 景阳山 、 天渊池 诸胜。 东魏 天平 二年(公元535年)毁。
(3).宫苑名。 后赵 石虎 都 邺 后建。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 西南古 邺城 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 凌云城 、 金花洲 、 光碧堂 诸胜。 北齐 武成帝 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 仙都苑 。
(4). 弥勒 成道后说法的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名。《弥勒下生成佛经》:“尔时 弥勒 於 华林园 ,其园纵广一百由旬。”
《漢語大詞典》:四钵(四鉢)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迭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四鉢,始乎鹿园之教;身卧双林,终於象喻之説。”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鉢须臾现一重。”原注:“至今鉢缘有四重也。”
《漢語大詞典》:解夏草
解夏之日,诸僧取生茆拟作 释迦 成道时之吉祥草,坐于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后以之分赠施主,以示分福之意。《释氏要览·入众》:“今 浙江 僧解夏日,以綵束茆以遗檀越,谓之解夏草。”参见“ 解夏 ”。
《漢語大詞典》:解夏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乃众僧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众僧解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掛,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盖方长养之辰,出外恐伤草木虫蚁,故九十日安居。《释苑宗规》云:‘ 祝融 在候, 炎帝 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尽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僧尼结夏》:“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谓之解夏、解制。”
《漢語大詞典》:龙华树(龍華樹)
佛教语。 弥勒 成道时的道树。《法苑珠林》卷二四:“ 弥勒 得道为佛时,於龙华树下坐……《大成佛经》:‘华枝如龙头,故名龙华树。’亦有别传云:‘子从龙宫出,故名龙华树也。’”参见“ 龙华三会 ”。
一佛成道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佛成道于世间。则法界尽受其德。金刚錍曰:「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依正。」
(杂语)一佛成道于世间。则法界尽受其德。金刚錍曰:「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依正。」
八相成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證。」
【佛学常见辞汇】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證。」
【佛学常见辞汇】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八相成道图画
【佛学大辞典】
(图像)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尔时世尊才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方便,即依次第而为陈说。仁今疾可诣一园中,于妙堂殿如法图画佛本因缘。菩萨昔在睹史天宫,将欲下生,观其五事,托生母胎。既诞之后,踰城出家,苦行六年,坐金刚座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中略)于诸方国,在处化生,利益既周,将趣圆寂,遂至拘尸那城娑罗双树,北首而卧入大涅槃。如来一代所有化迹,既图画已,白王观其图画。(中略)行雨大臣一如尊者所教之事,次第作已。(中略)王至园所,见彼堂中图画新异,始从诞生,乃至倚卧双林。王问臣曰:岂可世尊入涅槃耶?是时行雨默然无对。王见是已,知佛涅槃,即便号咷闷绝,宛转于地。」是为圆通八相成道之滥觞,世之为涅槃像者,基因于此。
(图像)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尔时世尊才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方便,即依次第而为陈说。仁今疾可诣一园中,于妙堂殿如法图画佛本因缘。菩萨昔在睹史天宫,将欲下生,观其五事,托生母胎。既诞之后,踰城出家,苦行六年,坐金刚座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中略)于诸方国,在处化生,利益既周,将趣圆寂,遂至拘尸那城娑罗双树,北首而卧入大涅槃。如来一代所有化迹,既图画已,白王观其图画。(中略)行雨大臣一如尊者所教之事,次第作已。(中略)王至园所,见彼堂中图画新异,始从诞生,乃至倚卧双林。王问臣曰:岂可世尊入涅槃耶?是时行雨默然无对。王见是已,知佛涅槃,即便号咷闷绝,宛转于地。」是为圆通八相成道之滥觞,世之为涅槃像者,基因于此。
四句成道
【佛学大辞典】
(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